“金瓜子”丰收啦!精河县籽用西葫芦迎来集中采收期
金秋一到,精河县托托镇的田埂上就热闹起来,放眼望去全是亮眼的金黄——不是稻谷也不是玉米,而是铺得满地都是的西葫芦。当地人都管它叫“金瓜子”,眼下正是抢收的关键时候。
走进村里的西葫芦种植基地,脚底下踩的、眼前堆的全是黄澄澄的瓜,表皮摸起来滑溜溜的,晒着太阳透着股鲜活劲儿。“这瓜跟吃的不一样,得让它在地里长到完全老熟,养分才足,籽才饱满。从开春播种、中间浇水施肥,到现在收瓜、取籽、晒籽,每一步都得操心,一点不敢马虎,这样籽的香味才浓,卖相才好。”种植户马成新今年种了300亩西葫芦,他一边手里翻着刚收的瓜,一边跟人念叨。
要想有好收成,前期投入可少不了。农户们算过一笔账,种一亩籽用西葫芦,成本在2000元左右,包含种子、有机肥料、田间管理及采收季用机械收瓜、取籽的费用。此外,托托镇还组织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为农户种植西葫芦保驾护航。
不过这辛苦没白费,换来的效益实实在在。马成新拿着刚晒好的西葫芦籽,笑着说:“现在都是机器取籽、清洗,省劲儿还干净。一亩地下来,能收200公斤左右的干籽。咱这籽品质好,市场上收购价很稳定,亩均收入3000元左右。”
现在,籽用西葫芦种植已经成了托托镇带动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不少农户靠种这个增加了收入。
“这瓜采收特别挑时候,早了籽没熟,晚了瓜就烂在地里,必须卡着瓜体完全成熟的‘窗口期’。我们估摸着,这一波集中采收得抓紧干,预计10月中旬就能全收完。”马成新看着忙碌的田间,心里有本清楚账。
眼下,托托镇的西葫芦采收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田埂上,农户们忙着收瓜、运瓜;场院里,机器轰鸣着取籽、晾晒。一颗颗饱满的“金豆豆”,正从田间地头被装进袋子,运往各地市场,成了这个秋天里,托托镇最亮眼的“致富果”。(陈淑娟、布鲁尔、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