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弥勒这群“老税官”用服务续写税务情

时间:2025-10-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有这样一个老年群体,平均年龄69岁,最大85岁,他们是弥勒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成员。从2018年的44名党员,到如今的60名党员;从2024年12月正式更名“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增设“第二党支部”,两支部各配3名支委,再到打通在职与退休的“双向链接”,这群平均年龄近70岁的“银发税官”,正以“共学、共建、共享”为纽带,把退休生活过成了服务群众、传承精神的“新战场”。

筑牢“红色堡垒”,组织的热乎气让人感动

“这月10号的党建学习,我帮李大爷把资料捎过去,他腿脚不方便。”每月月初,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巍的办公室总格外热闹,支委们忙着对接学习安排,而这样的“接力送学”,早已成常态——支部里80多岁的退休干部有20多位,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干部,总能准时收到带着油墨香的学习资料。

2024年12月支部调整后,张巍牵头“把非党退休干部拉进‘学习圈’”。依托老体协平台,支部联合成立退休干部学习小组,再细分为6个学习分小组,由两支部的6名支委各领一组,负责目前60多名非党退休干部的学习组织。每月10号,党建学习准时开展;每月第三个周五,老体协活动与学习同步推进;每季度,还会结合老体协活动召开党员大会,让党员与非党干部同参与、共提升。如今,非党退休干部的活动参与率已达70%,不少老干部说:“就算不是党员,也能感受到组织的热乎气!”

温暖不止在学习里。支部始终把“慰问帮扶”挂在心上:谁生了病,支委第一时间上门探望,协调解决就医难题;谁家有困难,党员们主动搭把手,凑钱凑物送温暖。正如不少老干部的感慨:“退休这么多年,组织从没忘了我们,这份情比啥都重。”

扛起“银龄担当”,把余热洒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每年4月税收宣传月,弥勒的企业、社区、农贸市场里,总能看到“星火志愿服务队”的红色马甲——这是两支部联合组建的志愿队伍,老干部们带着政策手册、宣传折页,用“接地气”的话把税收新政讲透。“老税官讲政策,我们信得过!”不少商户、企业负责人这样说。

除了税收宣传,老干部们还玩起了“创新”——自导自演教育警示短片。没有专业团队,就自己写脚本;没有拍摄设备,就用手机拍;演员不够,党员和非党干部主动报名。短片里,有防范电信诈骗的情景再现,还有拒绝“酒驾”、拒绝“赌博”的提醒,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在退休干部中广受欢迎,还被在职职工拿去做学习素材。

传承“税务精神”,把初心故事讲给下一代听

“这水壶,我当年背着走了12个村寨收税;这算盘,算过的账本能堆半间屋……”在“银青传承”结对仪式上,老党员们拿着弥勒税务“四件宝”,给年轻的税务干部讲过去的故事。两支部始终注重打通“在职与退休”的链接,让老干部们的经验和善举成为年轻税务干部的“活教材”。

石正国的故事让许多人动容。作为第二党支部书记,他还有个“身份”——弥勒好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帮扶村里的孤寡老人,直到去年老人过世,石正国还帮着料理后事。“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子,能帮一把是一把。”他的话朴实却有力。

支部里的老党员魏洪明的善举同样温暖:多年前,他得知泸西县有个孩子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便主动承担起资助责任——从小学到高中,他定期寄学费、买文具;孩子考上大学后,他又凑钱给孩子交学费、买电脑。如今,孩子已经毕业参加工作,逢年过节总会给魏洪明寄来贺卡:“魏爷爷,是您让我能读书,我会像您一样,做个帮人的好人。”

从44人到60人,从一个支部到两个支部,弥勒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银发力量”不断壮大。他们用学习筑牢信仰,用服务温暖人心,用故事传承精神,在桑榆之年,续写着属于“税务人”的初心答卷。(林涛、石林、赵勇)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