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蓝莓走出“替补席”冲进全国果蔬种植赛季圈
蓝莓作为一种舶来品,直至21世纪初前后才在中国广泛种植,20年后的今天,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大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驯化”了浆果之王,在全国进口加生产都无法让蓝莓“出席”的秋季,香格里拉蓝莓以高产地、高品质、高营养等优势,填补全国蓝莓种植板块,走出替补席,冲进赛季圈。

进入9月,蓝莓市场开始慢慢冷却。反观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果实,准备筛选、分拣、装框、冷链直发一气呵成,以最快速度发往全国各地,让秋季的蓝莓市场慢慢回暖。
伊佤,一位从香港跨越山海而来的创业者,九年前带着对土地的热忱与对乡村的期许,一头扎进了小中甸的田野。而蓝莓,就是她在这里种下的第一颗“希望之果”。如今,伊佤的拉卡蓝莓庄园惠及三村一镇,50个村民小组,几乎家家户户通过务工、租地等方式在拉卡蓝莓庄园工作。2024年,庄园推出中国创造首款“蓝酒”,并发布《蓝酒》团体标准,2025年蓝莓园旁配套的“云岭花境”庄园酒店已筹建完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知史央宗,每天都在基地里摘蓝莓、除草、卖农家肥,悉心照顾自家田里的“香馍馍”。“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才能换来香格里拉蓝莓的大丰收。加入蓝莓种植“保姆”队伍后,知史央宗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今天独当一面的蓝莓“管家”,这名来自小中甸镇和平村的女孩,在蓝莓种植中收获了财富、技术和眼界。

2022年,松赞山行妙果农业有限公司在小中甸镇流转了1075亩土地种植蓝莓,致力发展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力争培育出中国高海拔晚熟蓝莓品种。公司采用集约化种植技术,推行绿色、生态、环保的都市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引进优质种苗和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2025年已经实现产量185吨,鲜果销往华东(上海)、华南(广州、嘉兴)、华北(北京)、华中(武汉、长沙)、东北(沈阳)等地。
香格里拉蓝莓基地作为全球范围内高海拔区域最大规模化的蓝莓园区和中国最晚熟的蓝莓产区,不负众望,可达到平均糖度16,在蓝莓“空窗期”,满足了蓝莓忠粉对颗颗饱满、多肉甜脆的味蕾需求。目前,香格里拉蓝莓基地主要分布在小中甸镇,其中松赞山行妙果农业有限公司、拉卡蓝莓庄园等用蓝莓绘就规模大、产业丰、惠农多的“蓝图”。
小中甸镇作为香格里拉市蓝莓种植汇聚地,一直以来,坚持“联农带农”,盘活闲置资源,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宽当地农民增收渠道。目前,香格里拉市蓝莓产业已形成以小中甸镇为核心、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千亩级产业格局,凭借独特资源禀赋与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依托高海拔长日照、18℃以上昼夜温差及雪山融水灌溉等优势,果实具有果径大、甜度高的品质特征,花青素含量达常规地区两倍,且8-10月晚熟产季能精准填补市场空白,一经推出便成为“抢手货”。香格里拉蓝莓产业正以“小众、特色、有机、高端、精品”的姿态,成为兼具生态价值与富民效应的“黄金产业”。(迪姬竹玛、尼玛江才、江初卓玛、七林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