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自觉净化社交圈
社交圈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守住交往关,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唯有主动构筑“防火墙”、安装“过滤网”,才能在人情往来中保持清醒,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勤掸“思想尘”,在慎独慎微中筑牢防线。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净化社交圈首先要从思想源头入手,筑牢拒腐防变的内在防线。党员干部需时刻保持政治警觉,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要坚持以德正心,把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统一起来,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好心、管住手。尤其在“八小时外”的生活场景中,更需保持慎独慎微的自觉,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让社交圈既有温度更有纯度。面对纷繁的人际交往,须牢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多交益友、不交损友,远离那些投其所好的“围猎者”,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多思“贪欲害”,在公私分明中把好尺度。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净化社交圈关键在于厘清公私边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交往动机必须纯正,坚持“近朱者赤”的择友观,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多与基层干部交朋友,多与先进模范交朋友,多与专家学者交朋友。要自觉抵制“圈子文化”,不搞“择利而交、择富而交、择权而交”的功利性交往,严防社交圈演变为利益输送的通道。工作中要建立“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既热情服务企业,又保持清白纯洁关系。生活中要管住嘴、管住腿、管住手,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始终做到交往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
常破“心中贼”,在阳光交往中涵养生态。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净化社交圈需要组织关怀与个人自觉同向发力。党组织要主动搭建健康交往平台,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等集体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阳光交往中锤炼党性。个人要注重家风建设,以身作则弘扬勤俭节约传统,教育亲属子女树立“不取不义之财,不交不良之友”的家规家训。同时要发扬“友直、友谅、友多闻”的优良传统,主动结交敢于直言的正直之士。在处理人情往来时,要坚持阳光操作,“友在明处交,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办”,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通过组织管理与自我革命相结合,最终实现“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交往境界。(胡波、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