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社区基金:“小铃铛”响出“大平安”
“报警器一响,全村人跟着跑!”8月22日中午,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红石岩村53户98名村民在应急广播指引下,2.5小时内完成全员转移。这场“零伤亡”的山体滑坡避险,源自宜良县用社区基金安装的28套应急系统。2025年以来,宜良创新设立19支社区慈善基金,通过“党建+基金+治理”模式,用60万元善款撬动46个民生项目,走出一条“小基金激活大治理”的创新路径。
党建领航:三级联动筑牢安全网
宜良构建“党委-部门-村社”三级推进机制,制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等规范,在12个试点村建立“1+5+N+1”组织架构。北古城镇安南村通过“党员带头捐”模式,发动村民筹资6.1万元,其中党员占比40%。“党组织就像磁铁,把各方力量聚在一起。”村党委书记说。目前,全县已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赞助、居民捐赠”的多元筹资格局,仅狗街镇就获企业捐赠11万元。
造血创新:产业反哺破解可持续难题
“基金不能只靠输血!”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该县探索“公益+产业+服务”三维造血模式。九乡乡用基金建设冷料厂房,年增收10万元;顺和社区盘活300㎡闲置空间打造“幸福食堂”,收益反哺基金。目前全县基金池中35%收入来自产业造血,实现应急设备采购等需求稳定保障。
精准施策:三张清单对接急难愁盼
建立“需求-项目-服务”三张清单机制,今年已转化40个项目。滇米社区为230名独居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匡州社区开办“七点半学堂”解决子女托管。“群众点单、基金买单”模式惠及2000余人次,红石岩村配备的应急系统已在3次险情中发挥作用。
共治共享:群众当管家矛盾降28%
12个试点村成立共建理事会,禄丰社区群众自发整治臭水沟省下3万元。引入12家社会合伙人后,通过“公益+低偿”模式形成“服务-收益-公益”循环。每月公示收支明细,居民满意度达95%,矛盾纠纷下降28%。
“要让每个社区都成为幸福家园。”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实现基金全覆盖,用更多“小善举”汇聚治理“大温暖”。(陈梦、汪鹏、宜良县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