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巡察中发现问题
巡察是政治监督的重要利器,其生命力在于精准发现问题。正如“利剑”需常磨常新,巡察工作唯有练就见微知著的慧眼,才能直击要害、形成震慑,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巡察工作质效的“试金石”。
磨砺政治慧眼。巡察非泛泛之察,贵在政治敏锐。要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善于从业务问题中透视政治偏差,用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照见决策背后的规矩意识、政策落实中的温差落差。巡察干部需有“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从会议记录、文件簿册的细节中捕捉管党治党的严实与松弛,从干部履职中检验“四个意识”的扎根深度。对“三重一大”决策过程的检查,既要查制度是否健全,更要看集体决策是否流于形式;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需结合群众反馈,善于发现“上下一般粗”的机械传达或“选择性落实”的功利倾向。要磨砺双眼,就需持续修炼内功,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融于日常,方能在混沌中拨云见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
张弛有度取真经。发现问题非一味强攻,需刚柔并济的智慧。巡察谈话忌居高临下,宜营造有别于审查调查的宽松氛围,以“亲知”深入一线,“闻知”捕捉弦外之音,“说知”研判问题本质。古人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面对不同对象与情境,需灵活调整策略。对心存顾虑者,以同理心消解防御;对敷衍塞责者,以精准追问戳破迷障。同时,须把握“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方法路径上随机应变,既避免“雨过地皮湿”的浅尝辄止,也防止“过度掘进”的精力耗散。要在严谨与包容间找到平衡,才能赢得信任,获取真信息、真问题,实现同题共答、共谋整改之效。
久久为功求实效。巡察如琢玉,需耐心与精细。问题核查忌“蜻蜓点水”,当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执着。要善于从数据比对、痕迹追溯中捕捉矛盾点,从群众呼声、一线走访中验证疑点。报告撰写尤需严谨,确保问题定性准、依据足、逻辑严,避免“雾里看花”。更关键的是做好“后半篇文章”,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与时限,通过“回头看”跟踪问效,防止“纸面整改”。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结合,推动根源性治理,使巡察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真正彰显利剑锋芒,实现“久久为功求实效”。(胡波、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