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坚决破除侥幸心理

时间:2025-09-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侥幸心理是腐蚀党员干部意志的思想毒菌,是逾越纪律规矩的危险开端。破除侥幸心理,关乎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慎独慎微中淬炼定力。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除侥幸心理,首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党员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从思想深处铲除侥幸心理的滋生土壤。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常修“为政以德”的操守,常念“白袍点墨”之戒,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慎独慎微,做到“暗室不欺”,在无人监督时更能守住底线;坚持慎初慎微,牢记“堤溃蚁穴”的古训,拒腐蚀于“第一次”,永不搞“下不为例”。要通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摒弃“可能不会被发现”“只有一次没什么”的幻想,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在严密监督中消除盲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侥幸心理的滋生,往往与制度存在漏洞、监督不够严密相关。要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侥幸心理无处遁形。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细化自由裁量权标准,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要强化监督合力,贯通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延伸监督触角,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要严肃执纪问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心存侥幸者形成强大震慑,使其深切体会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必然性,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从而不敢心存侥幸。

在清风正气中涵养生态。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破除侥幸心理,需要营造崇廉拒腐的浓厚文化氛围。要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摒弃侥幸念头。要注重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管好亲属子女,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要树立鲜明导向,重用清正廉洁的干部,让老实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者无市场,形成“干净干事有舞台、心存侥幸无出路”的政治生态。要通过持续的文化浸润和生态净化,使党员干部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我革命精神铲除侥幸心理的思想根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根本上消除侥幸心理的生存空间。(胡波、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