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合规护航 税助文旅产业绘新篇

时间:2025-09-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上世纪50年代,这首《新疆好》唱遍大江南北,将如诗如画的新疆呈现在无数人眼前,让这片土地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受制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彼时的新疆,在大多数人心中仅是一个梦。

时光荏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天山南北文旅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正以全新的面貌绽放时代光芒。阿克苏地区充分利用特色资源,积极拓展“文旅+”“+文旅”业态,持续培育旅游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全域全季一站式体验大美新疆旅游示范区”和“龟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

税助绿色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美丽蜕变

“以前旅游一趟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能去一次名胜古迹,都是让身边人极为羡慕的事。”阿克苏市民陈秀芬回忆道。

随着1995年“双休日”制度实施和“黄金周”推行,阿克苏旅游与全国同步进入发展快车道。

“1998年,我和老伴参加‘新马泰’8日游,一人花了一万多元,行程十分匆忙。”77岁的居民李素华笑着说,“现在我们几乎每年安排两次旅行,选择就在‘家门口’。前几天我们刚去了刀郎部落,秋天的胡杨一片金黄,实在太美了。景区设施完善,服务周到,花费又少,却能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李素华提到的刀郎部落景区,正是阿克苏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这片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区域,曾经全年三分之一时间饱受风沙困扰。如今,通过“草方格+耐旱植物”固沙模式,景区建成5.2公里防风固沙生态林带,累计治沙4200亩,种植耐旱植物10万余株,使植被覆盖率从31%提升至55%。2014年,刀郎部落景区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的景区内,曾经的沙丘已被连绵的绿色植被覆盖。胡杨林金光熠熠,沙枣摇曳,梭梭林屹立如长城。登台远望,5.2公里生态林带如绿色巨龙蜿蜒沙海,与远山相映。深秋时节,胡杨披金,蓝天为幕,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争相打卡的壮美景观。

在这一幅生态改善、产业升级的画卷背后,离不开一系列精细化服务的支撑。阿克苏税务部门用全链式服务支撑贯穿文旅消费各环节,为景区建立“建设-运营-升级”全周期合规档案。其中,专为文旅行业定制的《文旅行业税收征管指引》,全面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让经营主体对办税流程、优惠政策、风险防控一目了然。

“这份指引让我们对该缴什么税、如何申报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了,更能集中精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刀郎部落景区负责人王小平表示,“近三年来,我们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近10万元,节省的资金全部投入更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开发。”

除了精准的政策辅导,税务部门更将服务触点延伸至游客体验环节。通过推广“扫码开票”“景区税务服务驿站”等便捷服务,游客在购票、用餐、住宿后即可快速获取电子发票,实现“一码畅游、一键开票”。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税惠政策落地,刀郎部落景区不仅成为刀郎文化展示窗口,还通过“林下种植”带动230多人就业创业,让当地村民依托旅游过上更好生活。

2024年,刀郎部落景区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37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31%。今年1-8月,游客量已达2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22万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税助文化传承,历史街区焕发新生

从自然生态到人文景观,阿克苏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刀郎部落这样的自然景区,更在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别样光彩。

漫步今日的库车热斯坦老街,色彩斑斓的维吾尔族特色门窗、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和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表演相映成趣。手工匠人的敲打声、都塔尔琴的悠扬旋律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使这条曾经设施简陋的旧街区焕然一新,成为南疆新的网红打卡地标。

“以前这露天市场,大棚底下摆着铁皮柜子卖货,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雨天还漏雨,经营环境确实差。”在库车热斯坦老街经商二十多年的库车祖力皮工艺品制作店商户玉素甫•卡地感慨道,“如今,这条老街已经焕然一新,商户们的经营条件大为改善。2020年,我在这买下了一个60平方米的商铺,现在日均销售额达到2000元以上,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生意的红火,既靠市场人气,也靠经营底气。为帮助像玉素甫•卡地这样的老街商户诚信经营、安心发展,当地税务部门推出了“老街服务专岗”,专人对接商户需求,提供从政策解读、发票领用到纳税申报的全流程辅导,帮助他们规范财务管理、规避涉税风险,让老街的商户们走稳发展之路。

在库车市米合热干果店内,生意异常火爆,顾客或仔细挑选干果打包带走,或通过快递将新疆礼物寄送亲友。“以前冬天基本没什么生意,现在游客络绎不绝,生意越来越红火。”负责人吾甫•艾海提一边包装商品一边介绍。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涉税业务需求也显著增长。“游客多了,开票需求大增,税务部门提前了解我们的开票需求量,赋予相应的开票额度,确保我们随时都能实现极速开票。”吾甫•艾海提表示。

针对老街商户“小、散、多”的特点,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根据景区客流趋势、消费类型,提醒景区餐饮、民宿等旅游行业在客流高峰期从电子税务局申请发票增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征纳互动同步推送发票开具的“项目名称”、适用政策、税率及征收率等易错点,让文旅行业在旅游旺季实现开票“零延误”、政策“零风险”。

如今的热斯坦老街,已成为融合非遗展示、文创销售、特色美食的新疆文化体验区。曾经的马路市场焕然一新,变成了既能欣赏工艺品、体验民俗,又能感受文化的文旅综合体。

据统计,热斯坦老街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500万人次,仅自2024年以来就已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

从刀郎部落的生态奇迹到热斯坦老街的文化复兴,这些成就只是阿克苏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阿克苏地区仅有少数几家A级旅游景区,经过十年发展,如今已壮大至71家,实现了从“点状分布”到“全域覆盖”的跨越。

天山托木尔景区“十年磨一剑”,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克孜尔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龟兹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也在加快推进,构建起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近三年来,阿克苏地区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区23家、乡村旅游重点村36家、S级滑雪场2家,培育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7家,形成了四季皆宜、业态丰富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70年风雨兼程,70年勠力同心。在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阿克苏地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阿克苏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各类税收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引导企业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稳步推动地区文旅产业阔步前行。(余娟娟)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