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辐射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多维度书写开放发展新篇章
9月29日,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专场获悉,云南省以“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引领,将辐射中心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统领性工作,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四梁八柱”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程坤在发布会上详解:“十四五”以来,云南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迅速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构建起以辐射中心建设为统领,统筹沿边产业园区、国际陆海大通道等5个方面核心工作的“1+5”工作框架,为开放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在国际区域合作深化方面,云南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建设。目前,云南已与9个国家建立12对多双边合作机制,实现湄公河国家合作机制全覆盖,缔结国际友城118对(其中南亚东南亚友城59对),政策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
谈及基础设施这一辐射中心建设的“先手棋”,程坤进一步说明:“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国内段已全部建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通道不断延伸;中缅油气管道平稳运行,14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建成投用,昆明获批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为国家级网络顶级节点。”作为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更实现“客货两旺”,已开行沪滇、粤滇等多条国际货运线路,“澜湄快线+”国际货运列车累计开行2377列,成为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黄金线路”。
产业与贸易协同方面,云南已形成“2+3+N”承接产业转移梯次发展格局——以昆明、曲靖2个园区为支撑,河口、磨憨、瑞丽3个产业园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园区协同发展;通过昆明托管磨憨镇的创新实践,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2025年1—8月,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1538亿元,同比增长12.5%,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159项改革试点任务顺利推进。
资金融通的“活水”效应同样显著。截至2025年8月,云南已与132个国家(地区)建立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累计结算金额超9343亿元,实现已建交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人民币区域国际化进程加速;从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到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金融支持让一批跨境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为区域合作注入活力。
在解读民心相通工作时,程坤表示:“人文交流搭建起民心相通的‘连心桥’。”云南持续深化教育、科技、卫生、文旅等领域合作:举办7届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昆明论坛,建成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院校;与17个国家共建125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派出多批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公益活动;常态化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中外共识。
昆明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单怀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海关部门重点聚焦口岸通关便利、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农产品监管改革创新、进口商品种类丰富等方向,多维度服务云南外贸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货物贸易总值1.3万亿元(12974.6亿元),其中,出口5510.5亿元,进口7464.1亿元。其中农产品出口总值948.2亿元,历年出口规模均居西部省份第一。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1485.4万吨,货值641.5亿元,监管进出境人员60.6万人次。
展望下一步工作,程坤明确:“云南将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凝心聚力推进辐射中心建设,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张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