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香格里拉市:生态养殖“牛”劲足 乡村振兴“犇”富路
近年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坚持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打好“高原特色产业”这张底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为深入挖掘香格里拉市典型做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中共香格里拉市委政策研究室联合香格里拉市农业农村局、香格里拉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香格里拉市联农带农促增收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成功经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迪庆州香格里拉龙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扎根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是州内为数不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它立足香格里拉牦牛、肉牛等产业优势,创新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基地+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激活高原畜牧业价值,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产业升级”的多方共赢局面,成为香格里拉市乡村振兴衔接期的核心引擎。
谋篇布局、强化规划,构建产业发展全新格局
健全支撑政策体系。香格里拉市三坝乡不断健全完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安南村牦牛、肉牛产业基础,联合企业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支持特色养殖基地建设。2023年成功申报了云南省“一村一品”香格里拉肉牛养殖项目,不断激发特色产业新动能,带动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强化资金投入体系。2017-2025年,三坝乡党委、政府累计投入1839.9835万元扶持资金,用于补贴农户70%的牦牛犊、肉牛冻精、饲草种子的购买成本,还用于基地设施升级、奖励企业带农成效等,企业、农户得以“轻装上阵”积极参与、用心发展产业。
优化要素保障体系。三坝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人才培育,积极搭建政企校沟通平台,协调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对接,助力技术落地与利益联结。企业依托基地培训中心,年均开展30余场养殖、种植技术培训,覆盖农户1500人次,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建设基地、强化科技,打造产业升级强劲引擎
规模化基地建设成果斐然。公司努力破解传统养殖“周期长、产值低”、种植“抗风险弱”、产业链“短”等痛点,确立“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定位,建成了100亩牦牛(肉牛)核心产业基地,养殖规模最大达500头、打造200亩饲草示范田。
科技赋能产业高效升级。企业主动对接云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引入牦牛保种繁殖、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将牦牛养殖周期从7-8年缩短至3-4年,养殖产值提升4-5倍,在养殖技术上获得突破;创新培育高海拔高产牧草、高原青贮玉米品种,对种植技术进行革新,亩产达8吨(较传统牧草增3倍),进一步解决饲草供应不足的难题,为牦牛(肉牛)养殖提供稳定饲料保障。
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优化。龙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保底收购+溢价分红”利益联结机制,2020-2025年累计收购饲草2.5万吨、收购架子牛1.2万头,支付款项超1.55亿元,彻底解决农户“销售难”问题。2020-2025年累计带动3000余户农户(含912户脱贫户、10户低收入家庭),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延伸链条、强化品牌,开拓产业增值广阔空间
充分带动务工增收。公司基地优先录用本地农户,2020-2025年累计用工7.2万人次,支付工资1080万元,912户脱贫户、10户低收入家庭稳定就业,86名农户考取技能证书后薪资上涨15%-20%。
反哺盘活集体经济。通过村集体入股企业联动模式,2020-2025年累计实现分红200万元,安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20年的5万元增至2025年的38万元;间接带动300户家庭受益,其中23户低收入家庭靠分红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积极推动品牌建设。为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积极推进品牌建设,注册了“九子海”“高原雪山”品牌,获“肉牛无公害认证”“牦牛肉有机认证”,手握17项专利,累计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等200余项荣誉,年收入破1亿元、固定资产超6000万元,为协同模式落地提供产业支撑。(中共香格里拉市委政策研究室、香格里拉市农业农村局、香格里拉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