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弥勒市开展延安精神“进农村”活动
为让延安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弘扬延安精神,凝聚乡村振兴力量,近日,弥勒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与弥勒市沐秋阁诗友会走进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法依哨村,开展以“诗韵传情弘文脉,薪火相承续红魂”为主题的诗词分享活动暨延安精神“进农村”活动。会员们以内涵丰富、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解读了延安精神,举办了一场接地气、聚人气的“精神大餐”。部分旅居弥勒的“新弥勒人”观看并参与了活动。

彝族阿细同胞居住的西三镇有红河州“北大门”之称,在这片红土地上,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波澜壮阔的革命武装斗争,书写了永不磨灭的壮丽华章,绘就了红色画卷。这里也是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故乡、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的兴盛之地。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弥勒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段定华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弥勒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宣讲员、沐秋阁诗友会会长毕惠分享了读书笔记《红孩儿》,并表示,“在和平年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延安精神,传承和发扬家国大义。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弥勒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梁刚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同时表示,将继续用延安精神指导自己创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初心。
活动中,会员们还开展了诗朗诵、器乐演奏、歌舞等文艺演出,西三镇本土艺术家也为大家表演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活动在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中圆满结束。(梁刚、弥勒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