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身“黄金田” 昆山援疆助力阿图什玉米丰收
近日,阿图什市阿扎克镇麦依村的玉米地一片金黄。收割机在田间巡航,拨禾轮将玉米秆卷入,割台将其整齐切断。机器内部轰鸣作响,玉米棒被迅速剥离,金黄的玉米粒迅速分离,源源不断地涌入旁边的运输车斗。
以往,这里还是一片泛着白霜的盐碱地。由于土壤条件限制,传统作物出苗率低、产量低下,让辛勤的农民们望地兴叹,增收无门。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昆山援疆工作组引入了抗盐碱玉米,2024年首次在重度盐碱地试种成功,平均亩产320公斤。经过昆山援疆工作组的精心筹划,2025年进一步扩大试种规模,阿扎克镇和松他克镇分别种植了140亩和160亩,并于4月中旬顺利完成了播种工作。
如今,这些玉米已经丰收,不仅口感上乘,其玉米秸秆还可作为优质的青贮饲料,整体经济效益显著。
阿图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哈斯木•赛买尔介绍道:“此次耐盐碱玉米的丰收,不但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耐盐碱玉米,让更多的农民享受科技惠农的好处。”(马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