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扎根基层践初心 倾心履职绘振兴

时间:2025-09-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春夏秋冬,全年在岗。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乡阿克墩村的巷道间、安居房院内,田间地头、乡间小道上,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

“作为土生土长的阿克墩村人,能让村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这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荣誉,更是必须扛起的职责与使命。”民丰县人大代表、阿克墩村村委会主任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的话语质朴而坚定。

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女,维吾尔族,2021年7月当选为民丰县人大代表,现任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乡阿克墩村村委会主任。当选以来,她始终恪守代表职责,聚焦民生关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改善村容村貌、升级基础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

架桥破瓶颈,蹚出增收新路子

“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首先得打开思想的‘闸门’,选准产业方向,让大家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从小在村里长大的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对村民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切的感知。此前,阿克墩村村民主要依靠畜牧养殖谋生,但受饲草料短缺制约,养殖规模小、收入来源单一,村民的贫困现状,让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阿克墩村紧邻尼雅河,河对岸便是成片的优质草场,可湍急的河水与深沟阻断了村庄与牧区的联系——村民放牧、割草需涉水通行,或绕道5公里,既耗时又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刚担任村委会主任的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能架一座桥,村民出行、放牧就方便了,养殖规模也能扩大,收入自然能提上去!”

第二天一早,她便骑着电动车赶往乡政府,向乡党委详细汇报了建桥构想。起初,乡党委有顾虑:阿克墩村仅48户村民,建桥成本不低,村民能否接受?但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态度坚决:“哪怕只有一户村民,我也不能不管。”她一边向乡党委提交书面申请,一边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乡人大主席团提出修建便民桥的建议。

建议提交后,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她每天都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询问进展,直到第三天,突然接到乡人大主席的电话——通知她下午参加“县委书记、县长与人大代表面对面座谈会”。“没想到我的建议能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她既激动又振奋,立刻梳理建桥相关细节,为座谈会做足准备。

会上,面对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询问,她沉着应答,清晰阐述建桥对村民增收、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县委、县政府现场拍板:立即启动便民桥建设。次日,在她的督促下,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勘察地形、测算水流量、评估汛期时长;项目实施期间,她又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全程跟进,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村民期待。 

仅用7天时间,一座长14米、宽2.5米的钢结构便民桥便横跨尼雅河。如今,阿克墩村村民人均牲畜存栏量达40头(只),人均年收入突破2.6万元,昔日的普通村落,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而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也凭借实干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当好“连心桥”,办好民生暖心事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必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这是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次参加人代会前,她都会提前走村入户,走进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与大家唠家常、听诉求,收集最真实的民意;同时,她主动对接包村领导、调研干部及县直农口部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为提出高质量建议夯实基础。人代会结束后,她又第一时间向村民传达会议精神,分享履职情况,用通俗的语言描绘农村发展的新机遇、新方向。 

2023年寒假,在返乡大学生座谈会上,大学生塔依尔•麦合木提提出了一个心愿:“主任,能不能给村里建个篮球场?假期回来,我们也有地方运动了。”

“放心,我一定努力争取,争取让你们下次回来就能用上!”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当场承诺。会后,她立刻行动,多次与乡党委、政府沟通汇报,联合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乡领导撰写方案、提交报告,又主动对接县文化体育局,实地勘察场地、协调建设事宜。2024年开春,施工队顺利进场,她才松了口气:“总算兑现了对孩子们的承诺。”有人曾调侃:“不过是一群孩子的需求,就算没办成也没关系。”她却严肃回应:“承诺了就要做到,不能让孩子们失望。”

如今,阿克墩村村委会院内,不仅有了崭新的篮球场,周边还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秋千、跷跷板等设施——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也是牧民放牧归来后,茶余饭后健身、消遣的好去处。

还有一次,村委会院内突然传来争吵声。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赶忙出门查看,发现村民苏莱曼•吉力力正焦急地呼喊:“我的树都快干死了,你们快想想办法!要是收水费,我坚决不交,树死了你们得赔!”原来,村子边缘的林带因水渠损坏、机井故障,已长时间缺水,1000多棵杨树面临旱死风险。

“你别着急,这事我来解决,明天下午之前,保证让你的树喝上水!”她当即承诺。随后,她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汇报情况,并组织村“两委”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水渠维修与机井抢修方案。村里资金紧张,但群众的事不能等。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先发动党员干部义务修缮水渠,保障临时通水,后续再申请项目资金建设防渗渠;机井维修费用则从工作队经费中先行垫付。

当天中午,她顾不上吃饭,逐一给村里的党员打电话,耐心解释情况、动员大家参与义务劳动,同时联系机井维修技术员。第二天下午,随着清澈的井水流入林带,苏莱曼•吉力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截至2025年1月,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在人代会期间及闭会期间,共提出意见建议10条,其中3条已办理落实,其余7条正由相关部门推进办理——从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到健全文化体育设施,每一条建议都紧扣民生,每一项落实都温暖民心。

扮靓乡村颜,涵养文明新风尚

走进如今的阿克墩村,郁郁葱葱的林带环绕村庄,畅通的沟渠纵横田间,宽敞的沥青路连接家家户户,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村民的安居房干净敞亮——这是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直观成果,也是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履职的生动注脚。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她始终围绕“清脏、治乱、植绿、建制”要求,牵头组织人大代表监督村干部履职,带头参与垃圾清理、村庄亮化、排污治污等行动。在她的推动下,村里完成了2公里水渠清淤及护栏建设,对荒地进行植绿改造,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如今的阿克墩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还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她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将婚事简办、养老敬老、勤俭节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阿克墩村也成功入选第三批县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此外,她还牵头打造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小剧团,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的精神生活愈发充实。

作为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她还主动承担起矛盾化解的责任。每次参与诉前调解,她都用“唠家常”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先后成功化解离婚纠纷、借款纠纷、抚养费纠纷等多起案件,用耐心与真诚守护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下一步,我会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信息采集点等平台,持续开展‘代表进万家’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办实、办好,用实际行动践行面对国徽许下的誓言。”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的话语中满是坚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架起便民桥到修通致富路,从解决民生难题到扮靓乡村颜值,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了村民心头的“温暖大事”。她不仅为阿克墩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民丰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贡献了人大代表的智慧与力量,用实干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民丰县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