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科协“四服务”助力楚雄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3至14日,楚雄州科协顺利促成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第三党支部与楚雄市猕猴桃协会党支部结对共建,为楚雄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前期调研中,楚雄州科协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到楚雄猕猴桃产业虽具备一定基础,但在品种改良、绿色种植技术、品牌打造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亟需高水平科研力量支撑;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猕猴桃科研领域实力雄厚,拥有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栽培技术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齐秀娟研究员为核心的顶尖团队,其研发的绿色有机种植与生物防控技术已获行业高度认可,与楚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为推动供需精准匹配,楚雄州科协主动担当“中间人”,搭建跨区域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多轮精准对接、政策引导,最终促成此次跨区域、跨层级的党组织共建与深度合作,有效推动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向基层产业一线聚集。
此外,楚雄州科协积极发挥产学研融通的“立交桥”作用,成功引入以齐秀娟研究员为首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深耕猕猴桃研究领域多年,长期坚守科研一线,在品种选育、绿色栽培等方面成果丰硕。根据双方签订的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此次合作以“优势互补、携手共赢、共促产业发展”为原则,围绕专题调研、党建交流、“田间课堂”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多维度合作内容,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党组织的人才资源优势与基层协会党组织的实践优势,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双方还将联合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试验,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时,楚雄州科协借力此次共建,实现柔性引才“精准落地”,邀请专家团队亲赴楚雄,深入种植基地为猕猴桃产业“把脉问诊”,进一步充实基层产业发展的“智囊团”,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科技支撑。通过推动跨区域党组织共建,州科协不仅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更创新了科技服务基层的模式,形成“党组织引领、科技支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刘芃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