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红河建水县探索“四个课堂”促老干部善学善为有形有效

时间:2025-09-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精准满足离退休干部学习需求,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聚焦“多维课堂”建设,创新平台载体、丰富形式内容,推动“银龄学堂”从“单向灌输”向“多维互动”转变,实现学习成果有效转化,让老干部学习有滋味、作用发挥有成效,助推银发力量有为有位。

探索“分层教育”理论课堂,分类施教提素养。离退休干部群体差异性较大,部分老干部已进入“双高期”,为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建水县依托党组织、学习小组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理论学习体系。聚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县处级以上退休干部等骨干群体,抓“关键少数”强引领,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班、每季度举办处级退休干部读书班,通过集中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提升党组织书记、学习小组长履职能力和老领导政治素养。聚焦老党员干部,抓“绝大多数”广带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开展专题宣讲,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老干部思想不掉队、信念不褪色。今年来共举办离退休干部党务工作者培训1期74人、学习小组长培训1期115人、全县退休党员专题培训1期220人。

探索“开放互融”网络课堂,双线融合展覆盖。顺应“互联网+”趋势,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学习体系,破解老干部学习“时空限制”,让学习更便捷、更高效。用活新媒体,帮助熟悉运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学习平台,关注全国老干部工作、金色云岭、红河老干等微信公众号,组建离退休党组织微信学习群和离退休干部学习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源包”,与时俱进学习全国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方便老干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实现学习教育全时化。借助互联网,收集整理优质课程资源,为老干部提供“菜单式”选课服务,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用好传统刊物,实现线下平台精准供给,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征订《中国老年报》《云南老年报》等学习资料2000余份,根据老干部居住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采取“送学上门”“寄学上门”“互助学习”形式助推学习走深走实见实效。1-7月共开展送学上门450余次,互助学习512场次,寄学上门147份。

探索“沉浸乐学”数字课堂,科技赋能见实效。紧扣“数字时代”银发需求,在建水县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开设“党建+智能手机”运用课程,教会老干部使用智能手机,打造“智享晚年”系列课程,适应信息化时代学习特点,满足老干部个性化学习需求。用好“银青”课堂,激励青年干部反哺导师,教会老干部使用DeepSeek、豆包等软件,将专业概念转化为“手机修图”“智能语音助手使用”“剪影拼接”“美篇制作”等实用技能,让科技学习更“接地气”。在老年大学开设相机摄影提高班,教授学员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摄影结合起来,感受科技赋能的巨大魅力,帮助银发群体构筑起了解前沿技术的“数字桥梁”。7名老干部拍摄的短视频在全州“银眼看天下”短视频中获奖,6名老干部的14幅作品在省州离退休干部“三展”比赛中获奖。

探索“主动参与”奉献课堂,转化成果显担当。聚焦老干部发挥作用,通过“学习+实践”结合模式,打造“主动参与”奉献课堂,将志愿服务列入每一次党组织、学习小组开展集中学习活动的必选议程,将“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等专题调研作为县级党组织书记、学习小组长培训班和离退休干部集中培训的现场课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彰显银发社会担当。1-7月全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余次,收集和解决民意诉求8件,调解矛盾纠纷4场次,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转化学习成果凝聚银发力量。4名退休干部被授予“云南省最美银发志愿者”,1名支部书记被评为云南省工作表现优秀离退休党组织书记,1名老干部获“红河好人”提名奖。(卢红艳、建水县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