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辉汽车公司以“四轮驱动”跑出产改“新路子”
近年来,景东嘉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辉汽车”)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工作的“重头戏”,紧扣“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产改总思路,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特性与企业实际,创新构建“思想引领、地位提升、素质赋能、权益保障”的“四轮驱动”模式,不仅走出了一条具有嘉辉特色的产改路径,更培育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企业劳模工匠给学生宣讲)
以红色文化驱动思想引领“指引轮”
公司将党建元素和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党建引领,让“红色动力”真正成为公司的“永动机”,依托“红色行”教育方案,“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等方式,不断强化员工的党性意识、爱国意识。
近几年来,公司多次组织员工参与“红色之旅”,不断激活公司全体员工的“红色细胞”,促使全体员工更加互助友爱、团结奉献,达到了“培养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动一片职工”的“红色”效果。同时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国史宣讲报告会等让广大产业工人享受心灵上的洗礼和思想上的升华,引导广大产业工人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事业心投入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产改示范点企业宣讲安全生产)
以激励机制驱动地位提高“领航轮”
为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嘉辉汽车以制度创新构建全链条激励体系,让产业工人“有地位、有奔头、有荣耀”。
在人才培育上,推行“三培养”制度——“在技术骨干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技术骨干、在党员业务骨干中培养部门负责人”,近三年累计从一线技术岗位发展党员27名,提拔党员技术骨干担任部门负责人12人,为员工搭建公平竞争的成长平台;在荣誉激励上,建立“月度评优+季度表彰+年度颁奖”机制,常态化评选“勤奋奖”“优质服务奖”“销售冠军奖”,每年五一期间增设“孝敬父母标兵”“和谐家庭示范户”“优秀女职工”等特色奖项,同时年度评选“企业劳动模范”“感动嘉辉人物”,并配套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在社会认同上,公司积极推荐优秀职工参与更高层级荣誉评选,目前已有1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名县人大代表、1名县政协委员、1名市党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从职工中产生,另有员工获评“茶城工匠”“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级荣誉;在薪酬保障上,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组合激励,让技术人才“地位有保障、收入有提升”,有效激发全员争当高技能人才的热情。
以平台搭建驱动素质提升“前进轮”
作为“学习型、爱心型、感恩型”企业的践行者,嘉辉汽车从资金、方式、载体三方面发力,为产业工人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资金保障上,公司每年专项划拨30万元培训预算,固定每月5日、15日、28日为“综合素质培训日”,截至目前已开展内部培训115期,内容涵盖职业道德、维修技术、销售服务等核心领域;方式创新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邀请行业技术专家进厂授课,同时组织骨干员工赴先进企业交流学习,还依托内部技术能手组建“小模块”培训团队,通过“以强扶弱、以点带面”提升全员实战能力;载体建设上,打造技师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行“师傅带徒弟”机制,针对性解决一线工人技术短板、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此外,公司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在工业园区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2年已定向培养160名汽修专业学生。
以暖心关爱驱动权益维护“和谐轮”
嘉辉汽车始终坚持“以工为本”,从细节处落实人文关怀,让产业工人“工作有温度、生活有保障、情绪有出口”。
在文化生活上,公司将少数民族运动项目融入文体活动,建设300平方米职工健身房,每逢“五一”“五四”等节日组织运动会、亲子活动等,既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又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团结、严肃、紧张、活泼”的工作氛围;在关爱帮扶上,设立“求助信箱”与“报喜信箱”——员工遇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情况,公司均会上门慰问;同时建立“员工互助基金会”,按员工职级每月缴纳基金,公司等额匹配注入账户,切实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让产业工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凭借“四轮驱动”的产改实践,嘉辉汽车先后斩获“全国诚信维修企业”“全国汽修放心企业”“云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普洱优强民营企业”“市级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下一步,景东嘉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工作重点,持续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断激励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切实提高产业工人地位待遇,不断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向深入,以更加出色出彩的工作业绩来推动打造受人尊敬、在行业内有竞争力、员工有幸福感的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