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昆明寻甸:县中振兴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5-09-1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年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坚持“12556”(紧盯一个目标、坚持两个根本、建强五支队伍、深化五项改革、抓好六类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思路,做实教育“3333”工作举措,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强度,全面实现县中振兴,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25年,全县高考600分以上32人,特控上线率69.98%,较上年提升47.11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74.03%,较上年提升19.9个百分点。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600分以上21人,特控上线91人,上线率92.86%,本科上线98人,上线率100%,取得“一清三北”的历史性好成绩。

“三项机制”赋能教育动力

以“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县选派156名党政领导担任全县中小学第一书记,健全“县委书记带头抓教育,县长直管抓教育,人大、政协领导合力抓教育”的“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教育”的教育领导体系,锚定总方向、确立总基调、铺展路线图,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赋予了教育工作精神和动力。

以“规划引领”提质量,精准谋划发展路径。2022年以来,研究出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小学强基、中学做优、高中办强”目标任务,精准规划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将目标任务前置,细化工作措施,量化评价指标,确保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

以“比学赶超”为引擎,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搭建“教、学、研、赛”四位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开辟4条赛道,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研讨活动,以赛促教、以研促学。通过“五项比拼(教师比技能、班级比提升、学生比进步、学校比排名、工作比特色)”,每年举办2次全县教师技能比武、1次课堂教学竞赛,通过逐级比赛、层层选拔、全员竞技,让广大教师在比武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激发教师思考力和教研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名工程”引领教育发展

以“县中振兴”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在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县第三中学、县民族中学4所高中开办初中班,打破初高中学段之间的壁垒,实施初高中贯通培养,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留住优质生源。在全县4所高中、17所初级中学全面推行“七步教学法”,开展激情晨跑、激情诵读、激情宣誓。以高考成绩为突破口,以群众关切的考学结果为导向,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切实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带动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以“高中实验班”为引领示范,打造高中教育拳头品牌。持续整合华东师大、成都七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华东师大寻甸实验班,建立“华东师大+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寻甸县中”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采用“双课堂教学”模式(线上名校教师直播授课+线下本地教师辅导),并实施双导师制、教授进课堂等创新举措,首届实验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探索出了适合寻甸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示范带动全县教育质量提升。

以“三名工程”为抓手,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引进昆明市外国语学校领办寻甸三中、昆三中托管寻甸民族中学,聘请1名“全国优秀校长”担任教育高质量发展顾问,引进名校长3名、银铃讲师6名、“长江学者”4名参与寻甸教育教学工作,通过“高校领研、名校领办、名校长领衔、名教师领教”模式,为寻甸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高中教育从“分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实现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教师三课”推动教育提质

集体备课提标准。定期组织教师,根据备课任务计划,对各自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谋划,共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益大幅度、大面积提高。

示范研课提技能。培养省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981名(省级31名,市级152名、县级798名),常态化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讲课展示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示范、引领、带头作用,让全县广大教师学习有方向、教学有方法。

全员赛课提质量。每年举办2次全县教师技能比武、1次课堂教学竞赛,通过逐级比赛、层层选拔、全员竞技,让广大教师在“比武”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整体推动全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学生三课”赋能教育增效

开设“大思政课”。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举办“思政大讲堂”和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政治信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县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联合培育实验中心”,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打造思政课教师培育品牌。

开设“思维拓展”课。以学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展、发散思维拓展、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思维导图运用为主要内容,通过“专家教授月度主题导览报告、支教老师思维引领工作坊、大学生思维导学每周送课下乡”等活动,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理念,提升逻辑思维、学科思维,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

开设“前沿导览”课。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专家力量,精心设计22期学科前沿知识和教学最新发展的“前沿导览”系列培训课程,及时传递教育资讯和先进教改动态、经验、成果,帮助师生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掌握前沿理论、前沿策略、前沿管理、前沿课改等,全方位拓展教师和学生知识视野。

推动教育再出发

寻甸县委书记高宇明介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寻甸实验班要落实学生“动态调整”机制和教师“好中选优”“优中聘强”选聘搭配机制。要压实学校第一书记主体责任,每学年一次党课讲授、一次组织生活、一次专题调研、一次质量分析、一次交流谈心、一次集体研课,杜绝走过场、玩形式的“假把式”,确保行动抓实抓细抓到位。连续3年排名靠后的学校书记和校长,就地免职,慎重续用;成绩突出的书记和校长,重点培养、重点使用。认真落实《寻甸县进一步加强尊师重教的八条措施》,从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保障教师社会待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等8个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高宇明强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急不得、虚不得、花不得,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抓、踏踏实实干。希望在教育,发展在教育,复兴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是县委、县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姜定才)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