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仙:三十一载守乡校 爱与智慧育桃李
自1994年8月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文立仙先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平田小学、苴林小学播撒知识的种子,2005年起扎根能禹小学至今。三十一载春秋流转,她始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以滚烫的教育热忱与坚定的育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动人篇章。

从教多年,文立仙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收获了诸多荣誉。2022年,她荣获云南省“乡村优秀教师”称号,这是对她扎根乡村教育的高度认可;2016年,当选楚雄州“第一届骨干教师”,彰显出深厚的教学功底;2021年,又斩获楚雄州“名班主任”称号,展现了出色的班级管理能力。此外,她多次被元谋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还是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教学成果上,她所教的学科连续21年累计28次荣获县级“教学优质奖”,多篇论文获省级奖励;她悉心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省级、州级、县级奖励;她带领的班级也多次获评“先进班集体”。这一项项荣誉,既是文立仙坚守教育初心的见证,更是她专业实力的生动彰显。
作为班主任,文立仙始终把爱心作为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课余时间里,她坚持每周与每位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细致了解孩子们的成长需求与心理动态,用温暖呵护学生的心灵。曾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深秋凉意渐浓时,仍穿着单薄的短袖校服。文立仙看到后,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外套,轻轻为学生披上。事后,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动情地写道:“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那天课间操,我的身体是冷的,但我的心却是热的。”这份毫无保留的关爱,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灵,更化作一股力量,激发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诠释了文老师以爱育人的教育智慧。

在班级管理中,文立仙注重制度约束与学生自主发展相融合。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涵盖作业完成、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同时,她创新推出“学生管学生、学生帮学生”的管理模式: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完成作业、遵守班级纪律,提供帮助的学生可获得积分奖励;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同学学习的,还能获得更高的激励。这一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还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让班级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课堂教学中,文立仙巧妙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她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学生的错误,她不急于批评,而是将其转化为成长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此外,她还精心设计每一节班会课,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课前三分钟,鼓励学生分享生活见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节假日期间,带领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公益服务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与家长沟通时,文立仙格外注重方式方法,始终保持换位思考的态度。每次与家长交流,她总会先主动反馈孩子的优点与进步,再委婉地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用“小成功”激励孩子向着“大进步”努力。这种真诚又充满智慧的沟通方式,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信任与支持,也为孩子的成长搭建起家校协同的坚实桥梁。
三十一载教育耕耘路,文立仙在平凡中坚守,在琐碎中奉献,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她用爱心呵护学生成长,用智慧点亮学生未来,用担当诠释教育使命,成为乡村教育大地上一面鲜艳的旗帜,是当之无愧的“育人先锋”。(元谋县能禹小学、元谋县教育体育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