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莎车县: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时间:2025-09-0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十二木卡姆的悠扬琴声在上海与都市交响乐共鸣,当莎车巴旦木的馥郁芬芳飘到杭州西湖,当喀赞其街千年不绝的铜器叮当声在西安古城墙下回响——这座丝路重镇,正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的容颜。

循着驼铃与琴声的指引,走进莎车这座被时光温柔对待的古城,厚重的历史积淀转化为动人的现代诗篇,成就了无数旅人心中的“远方”。

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体验

每年四月的莎车是最美的时候。在莎车县阿热勒乡的巴旦木种植基地,万亩花海蔚为壮观,粉白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来自广东的摄影爱好者王建军在花海中取景:“比想象中还要震撼!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五月至六月,是樱桃采摘的黄金季节。在莎车县米夏镇的千亩樱桃园里,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在果园中,体验采摘的乐趣。“现摘的樱桃特别香甜,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女士带着家人,一边采摘一边拍照留念。当地还推出了樱桃采摘旅游专线,将采摘体验与农家餐饮、民俗表演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新体验。

金秋十月,莎车县广袤的胡杨林披上金色的盛装,一年一度的胡杨节如期而至。在莎车县阿热勒乡叶河观景带,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奇观,还能参与摄影大赛、沙漠越野、民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今,莎车已经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秋赏胡杨、冬玩雪”的全季旅游格局,实现了从单一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华丽转身。各景区之间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非遗传承,让千年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走进莎车县木卡姆文化艺术中心,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在地板上,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力哈木•热依木正专注地指导着年轻学员。萨塔尔琴弦颤动的瞬间,千年古韵与现代传承在此刻交相辉映。“如今每天都有游客专程前来欣赏,年轻一代的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依力哈木轻抚琴身,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莎车县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目前全县有10类104项非遗项目,包含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3项、地区级2项、县级97项;建立起一支322人的四级非遗传承人队伍和2760人的民间文艺人才库。通过定期举办“十二木卡姆”“喀群赛乃姆”等培训,年均培训传承人1200余人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莎车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推出“历史之旅、非遗之旅、风情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将十二木卡姆、非遗喀群赛乃姆、维吾尔医中医药(食疗法)、非遗艾德莱斯织染、芦苇编艺、手工地毯编织等多项非遗,通过进景区、设置体验店、艺术展示等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提升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营造良好传承氛围。

文艺创作,谱写新时代文化华章

在莎车老城文化中心,每天两场的木卡姆表演总是座无虚席。专业团队与民间艺人同台献艺,弹布尔的清脆、热瓦普的浑厚、手鼓的激昂,交织成一幅动人的音乐画卷。来自深圳的游客张楚婧在观看表演后激动地说:“太震撼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莎车独特的文化魅力。”

莎车的文艺创作近年来呈现出蓬勃生机。莎车县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后打造了《越来越好》《春风又唱为了谁》等101部优秀文艺作品,其中大型原创歌舞晚会《莎车欢歌曲》、舞台剧《叶河故事》以及《木卡姆之夜》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艺术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创编的各类文艺节目达81个,完成改编升级39个。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了莎车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全民健身,构筑健康莎车新篇章

体育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凝聚。近年来,莎车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构筑起全民健身的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馆)、3座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包括2座游泳馆和1座体育馆),以及各类体育场地2990个,有效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

每年,莎车县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包括篮球、足球、职工运动会、排球、滑雪等多个项目,参与人数逐年攀升,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这些赛事不仅成为群众展示体育技能的舞台,更成为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

在刚刚落幕的新疆是个好地方2025年“石榴籽杯”喀什地区群众“三大球”联赛(村BA)篮球赛上,来自各县市各行业的运动员们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通过参加比赛,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莎车县代表队运动员努尔麦麦提•萨依木高兴地说。

这些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体质,更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展现出莎车县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育,正成为莎车县一张闪亮的新名片,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

创新发展,文旅经济结出累累硕果

喀赞其街是莎车旅游的另一张名片。走进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铜器敲打声与美食叫卖声此起彼伏,手工艺品店、餐饮店鳞次栉比,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来自湖南的游客粟琳涵兴奋地分享她的体验:“我试穿了民族服装,吃了当地美食,这趟旅行太难忘啦!”

在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新疆主会场,莎车县老城景区喀赞其休闲街区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授予“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品牌,成为莎车文旅的新地标。

2025年上半年,莎车县文旅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县接待游客696.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3%和33.09%。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莎车县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懈努力。

走向全国,莎车名片闪耀四方

今年,莎车文旅推介会相继在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掀起了一股“莎车热”。在上海外滩,十二木卡姆的快闪演出与现代都市风光交相辉映;在杭州西湖畔,精美的莎车手工艺品展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地道的莎车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歌舞震撼人心,丝绸精美绝伦!莎车文化鲜活而动人,今年一定要带家人去亲身体验。”杭州市民王勇兴奋地说。这种“文化展演+旅游推介+特产展销”的创新模式,让莎车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展望未来: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莎车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从叶尔羌河畔到黄浦江边,从非遗工坊到现代景区,这座丝路重镇用文旅融合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未来,莎车县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如今的莎车,既有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又有现代城市的创新活力。这里,十二木卡姆的旋律依旧悠扬,巴旦木花海年年绽放,喀赞其街的烟火气始终温暖。这个金秋时节,不妨来莎车,寻找属于你的“诗和远方”。(阿麦妮萨•麦麦提、努尔阿米娜•于苏普)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