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普洱花山镇:小小百香果 飘香振兴路

时间:2025-08-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花山镇的怀抱中,隐匿着一个名叫卜勺的小村庄,这里山清水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田园诗画。近年来,花山镇卜勺村以百香果为媒,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不仅让这个小山村焕发了新生机,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如同百香果一样,甜蜜而多彩。

(卜勺村百香果园。龙正琼/摄)

走进花山镇卜勺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百香果园,藤蔓缠绕,绿叶间挂满了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的百香果。

花山镇卜勺村百香果产业的兴起,得益于一位名叫罗金的村民。早年,罗金在外打工时偶然接触到百香果种植,自从知道种植百香果4个月就可以收果,对劳动力要求低,且效益不错后,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芽——何不将这份“甜蜜事业”带回家乡?

起初,村民们对这位“归乡者”的举动持观望态度——在这片世代以核桃、桑蚕为生的土地上,谁也没见过这新奇果子能否扎根成长。罗金没有退缩,他一边自学百香果种植技术,一边摸索适合本地气候的种植方法。而景东县烟草专卖局的技术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从土壤改良、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为罗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2021年3月,罗金在技术员的帮助下试种2亩多百香果,当年夏末,藤蔓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第一年售卖,罗金便收入5万多元,这个数字让村民们瞪大了眼睛——这可比种核桃强多了!

(合作社社员正在分拣百香果。龙正琼/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新产业不能盲目铺开。”卜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耀东站在新落成的百香果分拣中心前,指着远处连片的标准种植大棚介绍道。2023年初,村集体牵头成立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选取30户作为试点,从选种到采收设定12道标准化流程。经过2年的摸索,试点户平均亩产突破1500斤,按当前地头收购价计算,年底每亩收益预计可达2万至5万元,是传统产业的3倍以上。

(卜勺村村民交售百香果。龙正琼/摄)

当前,卜勺村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已与120户种植户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卜勺村的百香果种植面积拓展至600多亩。在合作社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下,卜勺村的百香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随着花山镇卜勺村百香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参与到这一绿色产业中来。青年农民张伟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电商平台,将花山镇卜勺村的百香果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要让卜勺村的百香果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张伟信心满满地说,“烟草专卖局给了我们很多销售指导和渠道支持,通过电商平台,我们能够直接对接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策略,实现精准营销。”

除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花山镇卜勺村的生态环境也因百香果种植得到了显著改善。百香果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其枝叶茂盛,为村庄增添了一片片绿色屏障,改善了局部小气候,使得花山镇卜勺村更加宜居宜业。

从“养在深山无人识”到“香飘四海众人夸”,卜勺村的百香果产业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酸甜可口的果实不仅甜了舌尖,更富了乡亲,而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随着藤蔓的延伸徐徐展开。(张宜山、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