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云南双江:党建引领谱新篇 “荒田”成了好资源

时间:2025-08-2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以前合作社效益不好,地闲着,租金也让人发愁。”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蚌村村民杜世成回忆起几年前的情形仍感慨不已。

原来,千蚌村也曾经历“产业梦碎”的阵痛。2020年依托合作社流转246亩土地发展水稻种植,但因技术与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弱,合作社举步维艰,致使流转的土地成片闲置。更棘手的是,流转租期未到,村集体却无力支付租金,陷入“有资源、无出路”的困境。

近年来,勐勐镇千蚌村以盘活闲置土地为突破口,通过“企业+党支部+党员+农户”的创新模式,成功引进反季人参果产业,不仅破解了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的难题,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这片土地已然突破困境焕发新生,取而代之的是勐勐镇千蚌村热火朝天的产业图景。

一切转机来自于镇、村负责人与自然村长的一场场走访与考察。他们以“问题导向”积极寻求突破,通过“调研定方向、选品看优势、引企重匹配”三步法,最终锁定双江农业智盛公司,创新提出“反季人参果+水稻”轮作模式,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形成生态循环。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土地荒着、村民等着。必须走出去,把适合千蚌的产业请进来。”千蚌村自然村长陈莹莹说。

为打消村民顾虑,企业将土地租金足额存入勐勐镇代管中心,实行“专款专用、按月拨付”。千蚌村村民张明秀开心地说:“以前总担心合作社跑了,租金没有保障,现在有政府盯着钱袋子,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技术赋能更让村民吃下“定心丸”。2025年6月,企业组织了30余名村组干部和农户代表远赴石林县人参果种植基地“取经”,并邀请省级专家进村开展种植培训,从整枝打杈到绿色防控,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如今,千蚌村已形成“企业搭台、群众唱戏”的产业格局:企业负责种苗供应和技术指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参与经营,村集体也借此打破发展停滞的困局,积累产业资源。

“我们千蚌村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协助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产业向加工、销售延伸,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务工参与等方式融入产业链,构建“企业引领、村民参与、集体受益”的稳固机制。”千蚌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明辉说。

从“资源闲置”到“产业兴旺”,千蚌村用三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农企共赢”的振兴之路,这片曾经沉睡的土地,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魏秋玲 陈莹莹)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