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老专家服务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日,“红河州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优秀案例,谈及此事,红河州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团长胡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红河州,共有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人员24687名,其中770名科技工作者已从岗位退休。这些老专家在红河州关工委组织下成立“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农村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据介绍,“红河州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于2023年11月3日成立,首批聘任的15名老专家,涵盖粮食作物、畜牧兽医、林业生态、科技管理等领域,其中86.6%为中共党员,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民高级技师等多元人才。老专家服务团团长胡云表态发言时表示,将用毕生所学反哺红河热土,以“老骥伏枥”之志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团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深入7个脱贫成果巩固县开展科技帮扶。2024年4月,团长胡云带队赴石屏县新海资村“把脉”枇杷产业,提出4条关键技术建议,赴建水县李浩寨温塘村为生态旅游项目“开方”,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老专家各展所长,朱贵平促成金平县“蝴蝶之乡”命名,推动“中国•红河蝴蝶谷”申遗,数万只蝴蝶今春亮相上海;张跃伟建设古石榴种源保护基地,打造银发专家产学研示范点;周雪松引入浙江环境整治经验,开展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教育;张荣贵、楚永兴等提出古树茶与中药材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方案。
在州委老干部局统筹下,服务团深度参与“三边三好”兴边富民行动。红河州组建“红河银发”政策法规宣讲帮扶队、产业发展帮扶队、开放开发帮扶队、边境幸福村建设帮扶队四支工作队,一批批“银发人才”“老专家”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他们深入边境村寨,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指导;他们深入河口,为口岸城镇规划、边境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红河州“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创新实践,展现出蓬勃生命力。这支“不退休”的科技队伍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红河热土,以科技之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谱写新时代“老有所为”的动人篇章。红河州关工委秘书长王瑜表示,将积极探索“五老”服务乡村振兴新机制,构建“专业支撑+基层需求”精准对接模式,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智慧。(王宗林、红河州委老干部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