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级I类继教项目《舒适化医疗与麻醉治疗学新进展培训班》在昌吉举办
为进一步推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普及与麻醉治疗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围术期安全管理水平及患者就医体验,自治区级I类继教项目《舒适化医疗与麻醉治疗学新进展培训班》在昌吉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昌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杰出席开幕式。全疆各地州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参加培训,开幕式由昌吉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联周主持。
培训班现场。叶建成摄
权威解读,擘画学科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昌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勇在开幕辞中指出,昌吉市人民医院自2016年打造“无痛医院”以来成效显著,但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舒适化医疗和麻醉治疗学领域仍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为未来麻醉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提出,要积极推动麻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与交流,通过开展学术会议、培训班、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麻醉学科的均衡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徐桂萍诚挚感谢国内专家教授拨冗莅临,传经送宝,助力新疆麻醉学科突破发展瓶颈。
徐杰强调,舒适化医疗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务实之举,麻醉学科作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就医体验的关键学科,其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呼吁要将舒适化理念、贯穿于诊疗全过程,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疗的温度和技术的进步。
大咖论道,共话学术前沿热点
此次会议大咖云集,聚焦麻醉、疼痛、睡眠障碍等前沿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升级与理念革新的学术风暴。
严敏授课内容为《麻醉手术部平台上的日间手术体系建设》,围绕如何在麻醉手术部平台上构建高效的日间手术体系,为提升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徐桂萍讲授《舒适化医疗-老年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课程深入解读了老年患者在手术室外进行麻醉和镇静的最新专家共识,旨在提高老年患者舒适化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拉巴次仁讲解《声门上喷射氧合通气对高海拔无痛胃镜检查时对低氧血症治疗》,课程针对高海拔地区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这一常见问题,详细介绍了声门上喷射氧合通气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李亦梅分享《疼痛医学发展现状及核心技术》,介绍了当前疼痛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疼痛医学的发展动态和临床应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浦少锋主讲《疼痛学科在舒适化医疗中的作用》,课程阐述了如何通过疼痛管理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介绍了疼痛学科在围术期、癌痛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策略。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与心身医学科主任黄立带来《顽固性失眠精准麻醉治疗和患者管理》,课程围绕顽固性失眠的治疗难题,介绍了精准麻醉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和随访。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潘鹏教授讲解《支气管软镜诊疗的镇静镇痛、监测和恢复时间》,此课程聚焦支气管软镜诊疗过程中的镇静镇痛管理,为提高支气管软镜诊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了专业指导。
昌吉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岳珍分享《基层医院舒适化医疗的推广经验》,课程结合昌吉市人民医院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基层医院在推广舒适化医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基层医院开展舒适化医疗提供了借鉴。
Workshop实操,解锁核心技术要点
本次会议的亮点除了主题演讲外更注重实践转化,参会者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最新的麻醉设备与技术,如可视化麻醉穿刺技术、AI智能化疼痛微创介入治疗等。通过实践,学员们沉浸式体验并掌握了其操作要点和技巧,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孙军锋教授——《超声技术在精准化疼痛诊疗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周晓霞教授——《TTE+TEE》。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中心王永徽教授——《脊柱及肺部超声》。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中心王殊秀教授——《TAP》。昌吉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部副主任医师金娇——《超声引导骨关节病疼痛治疗方法》。
授课结束后,在朱联周及岳珍的陪同下,与会专家们实地走访调研了昌吉市人民医院舒适化诊疗中心,对医院践行舒适化理念医疗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在疼痛与麻醉治疗门诊,浦少锋为19名患者解决了各类疾病的疼痛困扰。
此次学术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搭建平台,促进舒适化医疗与麻醉治疗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强调区域医疗联动,为协同攻关、共促学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另一方面,会议分享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将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助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激励更多医疗机构和同仁投身舒适化医疗与麻醉治疗学发展中,共同推动医疗行业的进步。(金娇、叶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