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墨玉葡萄产业链 “串” 起丰收景

时间:2025-08-2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初秋时节,墨玉县4.8万亩葡萄园里,饱满的葡萄串沉甸甸地坠在藤蔓上,翠绿的无核白、橙黄带红晕的香妃、紫黑如宝石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一条从田间采摘到市场销售的葡萄全产业链,正让当地农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近日,走进核心产区墨玉县喀瓦克乡,实地探寻这条产业链如何成为助农增收的坚实支撑。

作为墨玉葡萄产业的核心区域,喀瓦克乡的种植规模与品质为全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喀瓦克乡党委副书记赵英正介绍:“我们落实‘一乡一特’思路,将葡萄作为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2.5万亩,较2021年初增加0.7万亩。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葡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优质果数量大幅增加。”田垄间,农户们挎着竹筐穿梭在葡萄架下,指尖轻托葡萄串,用剪刀小心翼翼剪下成熟果实,分拣时将碰伤的果子单独放在一边,丰收的果实为产业链后续环节提供了优质原料。

加工环节的升级,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来到葡萄干无尘加工车间,推开车间大门,凉爽的风夹杂着葡萄干的甜香扑面而来。赵英正说:“县委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的这个车间,改变了传统晾晒模式,还助力我们打造了‘墨玉丝玉甄选’品牌。产品不仅覆盖周边城市,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墨玉丝玉甄选果业有限公司车间,40余名工人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戴着口罩和发帽各司其职。筛选台上,工人仔细挑出果粒不饱满的葡萄;清洗区,水流轻柔地冲刷着果实;烘干车间里,传送带上的葡萄逐渐失去水分,变成饱满的葡萄干;包装环节,工人们将分好级的葡萄干装入印有品牌标识的包装袋。公司采购销售负责人阿卜来提・麦麦提拿起一袋刚包装好的葡萄干说:“我们专注香妃、无核白等品种初加工,年加工能力1500吨,年产值预计2500万元,已与500余户农户建立稳定合作,吸纳40余名当地劳动力就业。”车间角落的质检台前,仪器不时发出轻微的“滴滴”声,严格的质检让品牌积累了良好口碑。

全产业链的发展,最终体现在农户的增收与生活改善上。葡萄产业不仅带动种植户收入增长,还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26岁的祖木热提・阿卜杜热依木在公司做质检,她一边操作检测仪器一边说:“月薪3600元,足够开销还有富余,公司有清晰晋升通道,我打算竞争质检组长。”和田农商银行驻喀瓦克村第一书记阿卜杜外力・麦麦提纳斯尔看着村里在企业上班的村民感慨道:“村里11人在该企业上班,他们不用外出打工,能照顾家人,现在见面时脸上的笑容多了,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对于种植户来说,与企业的稳定合作让收入有了保障。喀瓦克村村民麦麦提艾力・阿卜都热合曼手里攥着刚结算的收购单,笑着说:“公司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元,有了靠谱收购商,干活更有劲,明年打算扩种5亩。”

如今,墨玉葡萄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农户通过种植、务工等多种方式稳定增收。随着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影响力扩大,更多农户将从中受益,为墨玉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刘绍斌、阿卜来提)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