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畜牧产业 托里县打通科技服务牧民“最后一公里”
近日,托里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骨干力量深入库普乡呼喀拉盖村牧民家中的羊场,为150余只巴什拜羊开展人工授精作业。同时,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操作指导等方式,着力培育畜禽改良后备技术人才,将科技服务送到牧民身边。
今年以来,托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统筹地方财政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引进皮山红羊、购置专业仪器设备及业务耗材等,计划完成以5万只巴什拜母羊为母本的品种改良任务。据托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叶尔江•马那什介绍,自7月启动皮山红羊与地方哈萨克生产母羊经济杂交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改良2.3万只。该项目通过引进南疆优质多胎种公羊(皮山红羊),集成应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可有效提高母羊双羔率,为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这项技术的全面推广将惠及全县各乡镇养殖户。”托里县畜牧兽医站站长乌卡甫•热瓦甫表示,现代畜牧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优化饲养管理流程,更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牧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才能赢得群众真心认可,让科技惠民的春风吹遍牧区每个角落。(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