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玉屏镇发挥“两个作用”织密防汛安全网
自2025年汛期以来,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玉屏镇共发生17轮强降雨,面对严峻汛情,镇党委、政府构建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党委掌舵,筑牢防汛指挥“神经中枢”。镇党委牵头成立防汛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任副总指挥,由水利、执法大队、民政等中心(站所)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每名班子成员挂钩1-2个村(社区),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指挥部常态化分析汛期趋势,负责指导村(社区)防汛工作,镇机关党员干部每月至少2次深入挂钩村(社区),抽查村组干部、党员入户宣传及辖区内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落实好“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秒传递”,处置指令“零延迟”。
村级织网,密织防汛执行“责任网络”。各村(社区)成立防汛小组,细化防汛网格,将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编入防汛小分队,定期排查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点等风险区域,建立隐患台账并动态更新;在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向镇指挥部上报汛情。每周开展集中入户,重点了解群众对防汛知识、应急疏散的掌握程度,确保防汛意识深入人心、避险技能人人掌握。
党员扎根,激活防汛防控“末梢神经”。在党组织的引领下,504名党员挺身而出,主动认领防汛“责任田”,每名党员包保5—10户群众,形成党员联户机制。504名党员化身防汛宣传员把气象预警信息传达到家家户户;当好隐患巡查员定期巡查责任区域;做好群众服务员,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吹哨报信,协助组织群众转移并核对人员,确保不落一人。
全域巡逻,布设防汛预警“流动哨卡”。依托辖区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发挥22名新兴党员“移动探头”作用,对辖区内道路积水、井盖缺失、河道水位异常等情况进行排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于能够处理的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对于较大的隐患或风险,及时通过拍照、录像上报“民情招呼站”微信群,2025年以来共排查隐患37处,有效保障市政防汛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防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玉屏镇将持续发挥“两个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保苏桁、屏边县玉屏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