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三大引擎驱动 以链条延伸促经济发展
十年蝶变,沧海桑田。从昔日待开发的荒土到如今厂房林立的产业高地,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以破竹之势书写发展奇迹。眼下的园区内,机器轰鸣,运输车流穿梭不息,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消费电子及零部件、“保税+”贸易三大主导产业引擎全速运转,共同奏响千亿级园区崛起的时代强音。2024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强势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全省千亿级园区行列,用硬核数据刻下产业奋进的鲜明坐标。
硬核产业集群,构建发展“擎天柱”
云锡铜业的贵金属回收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将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转化为黄金、白银等稀贵金属,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净”。作为有色金属产业的龙头企业,云锡铜业在园区的支持下,构建起“以铜冶炼为平台的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格局,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云锡铜业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陈钢算了一笔经济账:“园区帮我们完善产业链条,引进铜材加工厂后,阴极铜产品实现就近销售,物流成本降低20%,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3.4亿元,全年产值105亿元,利润完成4469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3.6亿元,占比达46%,为园区发展筑牢了产业根基。
在云南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硅棒在精密仪器操控下缓缓成型。这个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拉棒项目,从落地到投产仅用两年,创造了行业“红河速度”。依托云南丰富的绿电资源,企业光伏材料能耗成本较沿海地区降低15%,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创新招商机制+优化全链服务,激活发展动能
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通过创新机制与优化服务,持续增强发展吸引力。“我们探索形成‘1357’招商新机制,就是要围绕链主企业强链补链延链,让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胡永建说道。凭借这一机制,园区成功引进一批产业配套企业。同时,园区充分发挥毗邻越南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东莞森茂手机摄像头结构件全自动生产基地项目的签约落地,实现了与越南直接关联产业“零”的突破。“我们还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起坚实平台。”胡永建补充道。为提升招商实效,园区组建招商工作小组实施“全员招商”,“一把手”带头赴省外招商,还成立园创公司、招商公司,管好用好产业基金,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服务保障方面,园区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分析、项目代办、要素保障、投融资等全方位支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土地供应上优先保障工业用地,推行“标准地”出让并由政府负责坡地平整,企业可分期获取土地使用权;能源与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协调“一站式”水电接入服务,同步建设厂区周边道路保障物流畅通。云南美科党支部书记王子文对此深有感触:“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我们扩产时,园区3天就完成了审批流程,效率太高了。”此外,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工商、税务、社保等业务在线办理,“全程帮办”“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能专注生产经营,为产业发展厚植沃土。
未来赛道布局,迈向双千亿“新征程”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园区锚定“双千亿级”园区目标,谋划未来发展路径。“我们将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加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以上。”胡永建介绍道。
在产业发展上,园区将加快改造提升有色金属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低空经济、路衍经济。在对外开放方面,园区将发挥“保税+”政策优势,与越南海防经济区结对共建,提升经济外向度。同时推进机构编制、财政体制等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昔日的工业园区到如今的千亿级园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的崛起,是产业集群、招商创新、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见效,这座昆河经济走廊上的产业新城,正朝着“双千亿级”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