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镜头里的古宅新生 光景间的文化传承

时间:2025-08-1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恒裕公不是人名,而是一座老宅的名字,也是云南丽江独一无二的民居博物馆的名号。近日,“团结花开彩云南——2025年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云南行”走进这座从自住房到公益对外开放的私立民居博物馆,探寻这座百年古宅如何在光影交织中焕发新生。

一座老宅的坚守:百年风貌里的文化根脉

推开恒裕公厚重的门扉“四合五天井”的纳西传统民居格局豁然展开。砖石铺就的地面泛着温润光泽,花鸟木雕的门窗历经百年风雨仍栩栩如生,天井中央的水缸倒映着蓝天白云,处处透着纳西族的生活智慧。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宅,在主人阿六叔家族几代人的守护下,完整保留着丽江民居的原始风貌。

“2010年决定把自家老宅改成公益博物馆时,就想着要让更多人看见纳西建筑的美。”阿六叔说,十五年来,恒裕公免费向公众开放,那些带着岁月包浆的老物件、原汁原味的院落布局,成了游客触摸纳西文化最直接的载体。

一次创新的尝试:镜头之下的古今对话

“如何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古宅、读懂古宅?”这是阿六叔十五年来常思考的问题。当旅拍风席卷丽江古城,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与古建筑相映成趣的画面,让他找到了灵感——恒裕公的古朴韵味,不正是最好的“天然摄影棚”?

于是,这座百年老宅与旅拍机构携手,推出了“古宅民族写真”服务。消息传开,不仅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就连本地市民也常带着家人来拍全家福。“青砖黛瓦当背景,拍出来的照片自带故事感。”来自河南的游客郭利利刚拍完写真,捧着相机里的照片笑意盈盈。

变与不变的哲学: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恒裕公的‘不变’,是守住纳西古建筑的根。”阿六叔解释,要尽可能保存好纳西古建筑的原始风貌;而“变”,则是让古宅跟上时代的脚步——从最初的静态参观,到后来的文创展示、研学体验,再到如今的旅拍服务,每一次创新都在拓展古宅的文化表达维度。

“民居博物馆通过推出古宅民族写真,巧妙地将古建筑与现代摄影艺术相结合,以这样的一种表现方式激活民居博物馆的价值,吸引了年轻一代纷至沓来。”阿六叔认为,当快门声在百年院落里响起,古宅的故事便随着一张张照片走向更远的地方。

从私宅到公益博物馆,再到网红旅拍地,恒裕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表达着百年古宅的魅力。这种转变,不仅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古宅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开辟了新的路径。(田春琼/文、赵利/图)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