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养相融 红河州以课外实践拓展老年教育新维度

时间:2025-08-0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宗林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离退休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教室+课本”的老年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丰富体验、终身学习与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此背景下,云南省红河州积极探索,将“游、学、养”三者有机融合,以课外实践为突破口,为老年教育注入新活力,拓展出一片充满生机的新维度。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课堂的围墙,让老年人在行走中求知、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康养,不仅丰富了银发生活的内涵,更重新定义了老年教育的可能性。

以“游”为径,让天地成为鲜活课堂。红河州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红河大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红色资源等转化为老年教育的“活教材”。带着学习目标的探索:建水县老年大学烟盒舞班22名学员到红河州开远市羊街乡知花小镇,看到现代高效精致农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取得的巨大成效。在黑泥地社区,学员们在欣赏风铃花海的同时,走进当地彝族花灯传习所、村史馆,学习当地非遗。每一次出行都有清晰的教育主题:金平县教育体育局退休三党支部组织党员来到贵州红色基地进行游学,他们一行参谒遵义会议纪念馆,在赤水河畔瞻仰英烈,在娄山关体验“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豪情,学员们在游学中感悟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光芒,汲取革命先辈们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在游学的过程中,通过现场教学、专家讲解、学员交流等形式,让老年学员在行走中观察、思考、感悟,实现“游中有学”的深度体验。

以“学”为核,让实践充盈银发生活。课外实践让老年学员在收获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丰富了精神世界。红河州老年大学合唱团与建水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共同开展了游学交流活动,200名学员通过校际之间的声乐专业交流,有效提升了学员们的声乐水平和艺术修养。红河州老年大学教师李杰认为,外出采风是情感的对焦,能把拍风景变成读人生,因此每学期都带着学员到红河州13县市采风,当场拍摄照片、当场点评,让学员通过镜头感受美好,同时学习到专业的摄影技术。摄影班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光影捕捉,用镜头记录自然之美,同时也了解了梯田的生态保护知识。这些案例凸显了课外实践作为课堂延伸的实效,充分体现了老年学员“老有所学”的活力。

以“养”为魂,让教育滋养幸福晚年。课外实践在“养”字上发力,助力老年人实现身心健康、精神富足。红河州审定了州内5个县市具有敬老、爱老、助老理念且具备游学条件的17个企业或部门,作为红河州老年大学首批游学基地。红河州老年大学采取创建游学基地、创新课程内容、创造安全保障的“三创”举措,破解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难题,将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实践体验、游学康养有机结合,提升了老年教育服务能力和办学质量。红河州老年大学三个书法班30多名同学来到蒙自清韵紫陶博物馆开展游学活动和书法笔会。书法老师讲授了创作作品的章法和落款用印使用方法。在交流中,同学们通过笔会锻炼了胆量和心态,找到了自己的短板,从而提高了学习水平、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石屏县老年大学组织师生赴红河县开展游学活动,让师生们超越课堂界限,体验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下一步,红河州老年大学将积极开发老年游学课程资源,选拔优秀师资,开辟老年游学基地,健全老年游学评价标准。让游学线路设计充分符合老年人特点,确保安全保障到位,学习、体验、休息时间充裕,用餐按时,让老年人真正实现游有所乐、学有所获。(王宗林、红河州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