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烈日高悬,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种植户赵俊青蹲在田埂边,打开“慧丰收”手机App,给棉花浇水。
种植户赵俊青用“慧丰收”手机App查看灌溉水流大小的变化。王薇摄
眼下正是棉花蕾铃关键期,赵俊青家的2700亩棉花6天就能浇完水。水量充足,有保障,丰收有盼头,他心里踏实。
春灌足、夏灌巧。榆树沟镇的用水主要来自三屯河流域。在灌溉期,为保障供水需求,每天三屯河灌区需向榆树沟镇调水43万立方米,保证农田“喝饱水”。
“每年4月中旬起,我们全力调配水源,三屯河流域引流流量最高可达每秒5立方米。”昌吉市榆树沟镇农业发展中心水管站总调度马旭东介绍。
种植户赵俊青(右一)和昌吉市榆树沟镇农业发展中心水管站工作人员查看棉花长势。王薇摄
在距输水渠道东南方向16公里处,昌吉市水利管理站三屯河西干渠首站调度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西干渠首大闸闸门开启高度、渠道流量等数据,实现远程调控。
昌吉市水利管理站三屯河西干渠首站调度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西干渠首大闸闸门开启高度、渠道流量等数据。王薇摄
三屯河干渠长50.6公里、支渠长135.5公里,是昌吉市8个乡镇灌区110万亩农田的水利“生命线”。
“西干渠首现在开闸流量是每秒25立方米,24小时不间断向灌区输水。”昌吉市水利管理站水情科副科长张素鹏介绍,三屯河流域有三屯河水库、努尔加水库两座山区水库。前者主要肩负上游来水调蓄功能,后者负责城镇生活供水以及农业灌溉等。4月中旬以来,通过两座水库联调,努尔加水库已累计向灌区放水1.5亿立方米,引调客水5200万立方米。
昌吉市三屯河西干渠首,湍急的水流奔腾而出。王薇摄
在农业灌溉期,昌吉市水利管理站成立抗旱应急小分队,24小时值守巡渠,及时清淤、安排轮灌、检修设施,全力保障清水顺畅流入农田。
当前,正值防汛抗旱“七下八上”关键期,昌吉州水利部门闻“旱”而动,打响“夏灌保卫战”——他们充分利用水库安全监测和灌区信息化系统,通过“水库联调、智慧用水”科学调配水源,确保全州620万亩灌溉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昌吉市三屯河西干渠首水利枢纽。王薇摄
呼图壁县红山水库和红山下库采用“上下水库联调+智能配水”模式,不仅实现124.67万亩农田错峰灌溉,每亩地20%的节水成效,更彰显了智慧化闸门精准用水的优势。
昌吉市三屯河灌区数字孪生系统,借助平台模型库中的配水调度、水动力学仿真模型等,实现从源头到田间的精准测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智能闸口远程调控,让84.77万亩农田实现智慧灌溉。
昌吉市三屯河西干渠首闸房,工作人员巡检设备。王薇摄
截至目前,昌吉州水库蓄水量达1.67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06亿立方米,占兴利库容24.30%,出库水量9.16亿立方米,调蓄洪水4.87亿立方米,为全州农业灌溉筑牢了坚实的水量根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昌吉州水利部门从传统的“经验调度”迈向“数字决策”,做好水库防洪兴利的统筹。主汛期依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极端天气下暴雨、洪水的预测监测,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有效拦蓄洪水,实现汛期洪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昌吉市三屯河西干渠首闸房,工作人员调试闸房启闭设备。王薇摄
“智慧水库联调体系借助科技赋能,实现了水资源高效精准配置,有力支撑了农业生产。昌吉州各级水利部门将持续优化智能化调水平台,强化水资源精准调控,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为秋粮丰收提供坚实水利保障。”昌吉州水利管理总站工程技术科工程师秦玉盼表示。
目前,昌吉州已初步实现71座中小型水库、400多座塘堰以及雨洪等多水源的合理调配,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王薇)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