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牌仪式在喀什举行——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正式揭牌,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其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为何会选址喀什呢?这一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校地合作踏上了更深入、更广泛且高水平的发展新征程。
8月1日,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喀什举行。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陆上口岸最多的省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北京大学与新疆共建“一带一路”研究院,正是双方立足全新起点,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构建区域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表示,多年来,北京大学在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医疗卫生帮扶、干部人才交流、思政教育实践、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交流实践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结下了深厚情谊,也收获了扎实的合作成果。去年12月,北大与新疆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掀开了区校全面务实合作的崭新篇章,此次共建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更是双方合作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建设好新疆,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喀什与多国接壤,拥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国际大通道,也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落户喀什,是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喀什的区位优势,还能有力促进中国与中亚、南亚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负责人李振山指出,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定位明确,是北京大学与自治区深化合作的制度性桥梁与纽带,是面向西部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平台和基地,也是北京大学校友事业聚焦西部的永久性支撑和据点,其目标是建设成为西部国际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北京大学相关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连接机制,成为新疆高端人才与科技的重要基地以及国家西部与中亚的高端智库。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矿产与能源、生态与环境、区域与国别、考古与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将通过开展科研项目、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专业人才等多种方式,为喀什乃至新疆的教育科技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助力地方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揭牌的同时,北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在喀什落地,这对推动新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依力亚尔•牙力坤说:“我们将立足该基地,带领更多的北大青年学子走进新疆,走进喀什,亲身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通过各族青年的交流交心,凝聚共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出更多担当强国建设伟业的栋梁人才。”
北京大学新疆“一带一路”研究院落户喀什,是喀什独特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这一合作将为喀什发展带来新机遇,使其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书写新的篇章。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研究院定能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助力喀什建成辐射中亚、南亚的国际化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陈文军)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