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棉田迎来“智囊团”!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助力精河棉花产业提质升级

时间:2025-08-0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田雪梅 刘政旋

眼下正值棉花坐桃期,青绿色的棉桃缀满枝头,长势喜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率领研发团队专程赶赴精河县,深入田间地头与实验基地,实地调研棉花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为精河县棉花种业发展“问诊把脉”,助力精河棉花产业提质升级。

在精河县川绒棉业基地,负责人罗雷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基地培育的“川绒棉”——这一陆地棉与长绒棉杂交而成的品种,其“混血棉桃”表现亮眼。单株可结桃12至15个,抗病性强,预计亩产籽棉能稳定超过450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实地查看棉桃饱满度,详细询问生长参数后,对该品种予以认可。他建议基地及时组织农户开展实地观摩,进一步简化种植技术要点,推动这一优良品种加快推广。

在托里镇和大河沿子镇的华棉种植实验基地里,试种的华棉701、702两个新品种长势正旺,株型健壮、棉桃饱满,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具有显著高产潜力,丰收可期。张献龙团队仔细查看棉株结铃情况后,认真记录下各项关键数据。他们将重点分析这两个新品种在精河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为后续的推广应用提供扎实的科学依据。

在大河沿子镇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田,连片棉田如绿毯铺展,棉株整齐健壮。该示范田整合了最新种植技术,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均执行标准化流程,期间农技人员一对一进行指导,为农户提供可复制的高产样板。“专家看过我的棉花地后,心里就更踏实了。从选种到田间管理,专家把每一步都讲得清清楚楚。今后就按照标准化技术种植棉花,不仅省心、省力,棉花品质也会更好。”棉农马斌说。

“此次来到精河县旨在搭建科研力量与地方需求的对接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精准落地,围绕品种改良、技术优化与推广应用深入交流。”张献龙表示,精河县棉花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大,关键在于选优品种、用活技术。

精河县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田雪梅说:“此次院士团队的‘把脉支招’,让精河县棉农信心倍增。后期,我们将常态化邀请专家赴田间地头指导,让科研力量深度赋能精河县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田雪梅、刘政旋)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