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团队走进疏勒县疏勒镇纳丘克社区,开展“红领巾小课堂•英语趣学园”民族团结主题实践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启趣味课堂。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趣学英语、英语演讲、民族团结知识宣讲等活动依次展开。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采用中英双语教学,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歌曲演唱、舞蹈教学等形式,既增强了课堂节奏感,又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力,引导他们快速融入趣味英语的学习中。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轻松掌握新知识,提升了语言应用能力。
“我在学校就特别喜欢英语,今天老师讲的英语小知识特别有趣,让我对学习英语更感兴趣了。”疏勒县实验学校学生祖力凯麦尔•阿卜杜喀迪尔说。老师还用英语介绍了喀什古城,让她觉得家乡特别美,今后要更要努力学习,把家乡介绍给更多人。
画脸谱环节成了孩子们施展创意的天地。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脸谱绘制技巧,动手实践不仅锻炼了创造力,更让他们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画脸谱体验环节,志愿者们俯身指导孩子们调色勾线,每一抹色彩,悄然浸润童心。
“今天上了英语课,画了脸谱和图画,还交到了好多好朋友,认识了很多老师,特别开心。”疏勒县第二幼儿园学生冯晨曦笑着说。
本次活动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学生的假期生活,以文化浸润童心。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在文化体验中凝聚情感,共同奏响“大手拉小手,团结向未来”的温暖乐章,进一步深化了“红领巾小课堂”的品牌内涵,搭建起青春力量与纯真童心的连接桥梁。
志愿者与孩子们认真练习柯尔文手势,笑声和歌声让整个教室洋溢着律动的欢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队领队阿依克孜•吾吉说:“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入乡村和社区,传递了先进科学知识与实用生活常识,文化帮扶效果显著。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对乡村文化建设有了新认识;对参与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未来成长积累了宝贵财富。”
活动尾声,实践团队还携带慰问品走访了社区居民及孤寡老人,将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家中。(阿卜力克木•阿西木、胡尔西代姆•阿卜拉)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