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之姿答好作风建设考卷

时间:2025-07-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雷春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风建设这场“大考”,关乎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从延安时期“延安整风”的自我革新,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的徙木立信,我们党始终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作风建设的考场中砥砺前行。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的硬骨头、群众期盼的新诉求,唯有以赶考之姿永葆清正廉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答好作风建设考卷,才能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答好作风建设考卷,要以“百姓心为心”校准坐标。作风问题的本质,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年,焦裕禄靠着骑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兰考120多个村庄,用“脚步”丈量民情;如今,驻村第一书记们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用真心换取信任。实践证明,好作风的起点,永远是“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纠正作风偏差,就要始终以群众“表情包”为“晴雨表”。群众皱眉的地方,就是作风整改的重点;群众点赞的领域,就是作风深化的方向。多问问“群众需要什么”、多算算“民生账”,才能让作风建设始终扎根人民、服务人民。

答好作风建设考卷,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顽疾。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从“舌尖上的浪费”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到“数字化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作风顽疾总会换上“新马甲”。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既打“攻坚战”也打“持久战”。破解顽疾,敢于动真碰硬,深挖根源、严肃问责,善于建章立制,像钉钉子一样,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让求真务实、担当作为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

答好作风建设考卷,要以“自我革命勇气”淬炼初心。“赶考”路上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外部挑战,而是自身的懈怠。倘若对作风建设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或认为“群众的要求太高”,把“分内事”当成“额外负担”,那么这些思想上的“小滑坡”,往往会引发行动上的“大偏差”。因此,要永葆“赶考”姿态,常怀“本领恐慌”。在“充电蓄能”中提升服务能力,在“基层历练”中增进群众感情,把“为民服务”从口号变成“解难事、办实事”的实践。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权力,以“百姓满意”的标准衡量工作,让“赶考”的清醒转化为作风建设的持久动力。

答好作风建设考卷,要以“人民阅卷标准”检验成效。作风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是“真作为”还是“假担当”,群众看在眼里;是“解民忧”还是“摆姿态”,群众记在心里。让人民成为“阅卷人”,就要畅通评价渠道,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作风建设的“硬指标”。要公开政务服务“好差评”,让群众随时“打分”;开展“作风评议”,让企业和群众“挑刺”;建立“问题反馈闭环”,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赶考”永远在路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握紧“实干笔”,以“赶考”的姿态答好每一道作风考题。在为民服务中彰显初心,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党性,在新时代的作风建设考卷上,写下“清风正气”的时代答案。(雷春、玉溪市新平县纪委监委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