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云南农产品出口80.3亿元 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时间:2025-07-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金焕、张蕾

近日,据昆明海关消息,今年上半年,云南农产品出口80.3亿元,增长15%,规模位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

“我们在蒙自申报出口的柑橘,上午发货,下午就能抵达越南。”红河优达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子奇高兴地说,“水果的保鲜期就是生命线,通关快一步,损耗就降一截。得益于海关‘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的落地,我们的出口订单发货周期平均压缩近50%,国际市场竞争力实实在在增强了!”

(海关关员对云南省首批“批次检验(检疫)”出口新鲜水果进行检验检疫。刘异/摄)

据介绍,“批次检验(检疫)”改革是昆明海关于今年6月针对出口农食产品推出的一项创新监管模式。以往,海关属地查检工作以“申报批”为单位,企业同一批产品分次申报时,需要多次向海关预约查检,且云南农产品出口企业分散,海关关员须多次往返于不同县市企业包装厂,容易出现“货等人”的情况,增加出口农产品损耗率和企业存储成本。

云南是农业大省,高原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张亮眼的名片。为助企纾困解难,推动农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服务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昆明海关创新推出了“批次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即针对出口水果、鲜花、蔬菜等农产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生长特性,将“同一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同一批原辅料,在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检验标准或检疫要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包装,出口同一国家(地区)的产品或特定数量产品”确定为一个“批次查检单元”实施检验检疫。

“改革后,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出口的货物,海关实施100%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即放行;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后续申报的有查验要求的,只对相关单证实施验证,不再实施现场查检。货物的查验时间从原来的2至4个工作日缩短至30分钟,企业发货周期压缩近半。”昆明海关所属蒙自海关监管科科长陈锐介绍。

(海关关员对蒙自出口新鲜蔬菜开展“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刘异/摄)

在“批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昆明海关还推出了“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创新监管模式,产生了“1+1>2”的政策叠加效应,助力“云品”迈进通关“快车道”。(金焕、张蕾)

(责任编辑:曹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