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青年志愿者深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村寨及社区,通过开展生态科普、文化教学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生态保护注入新活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展现出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在生态保护领域,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走进新街镇、嘎娘乡,围绕“乡村振兴与梯田生态文明保护”主题开展工作。团队通过科普宣讲、入户调研等方式,累计走访190户村民,发放“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问卷百余份,重点推广垃圾污水治理、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实用技术,把垃圾污水治理的“窍门”讲给村民听。村民胡忠明笑着说:“照着他们教的法子试了试,村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县内多个社区联合高校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力量,为青少年打造丰富的暑期课堂。和馨园社区创新“高校志愿+本土文化”模式,志愿者结合专业优势开展桥梁知识科普、梯田生态讲解等活动,通过橡胶泥手工、短视频展示等形式,让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了解科学知识与民族文化,增强生态保护与民族团结意识。元槟社区则邀请县级象脚鼓非遗传承人授课,志愿者协助开展教学,从乐器构造、演奏技巧到民俗意义,全方位展示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截至目前,两个社区已累计开课22课时,服务青少年318人次。
元阳民族小学的夏令营,更是志愿青春的生动注脚。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名志愿者与本地11名选调生携手,为90余名学龄儿童开设扎染、漆扇制作、油画等特色课程,同时提供作业辅导与课外阅读指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创造力,家长反映孩子们从“沉迷手机”转变为“期待上课”,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志愿者们表示,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既传递了知识,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从生态保护的田间地头,到文化传承的课堂内外,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热情点燃希望。他们的志愿行动,正让元阳的绿水青山更有活力,让乡村的未来更添光彩。(李少鹏、韩涛、元阳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