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洁之笔绘就清风长卷

时间:2025-07-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云英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作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它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廉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更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廉洁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回望历史,古有包拯公正廉洁,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地惩治贪官污吏,成为百姓心中的“青天”;今有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地,即使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用生命诠释了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怀。他们以廉洁为笔,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而那些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的反面典型,他们背离了廉洁的底线,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沦为历史的罪人。这些案例深刻地警示党员干部,廉洁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一旦失守,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廉洁是一把尺子,衡量着党员干部的作风与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只有秉持廉洁的作风,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公正无私、敢于担当,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他们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工作敷衍塞责,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些不良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让廉洁成为自身的自觉行动。要以“三严三实”为准则,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以良好的作风和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廉洁是一座灯塔,引领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廉洁的社会,能够营造出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反,一个腐败现象丛生的社会,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发展受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因此,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培育廉洁意识,让廉洁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要加强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将廉洁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廉洁典型的先进事迹,曝光腐败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大家更要积极行动起来,为营造廉洁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廉洁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不贪图小便宜;在工作中,坚守职业操守,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对身边的廉洁问题勇于发声。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曝光那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让腐败现象无处遁形。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廉洁文化,分享廉洁故事和名言警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

廉洁,是党员干部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保障。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筑牢廉洁防线,共同守护清朗的社会家园,让廉洁之花在祖国大地处处绽放,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李云英、迪庆州维西县搬迁安置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