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半年成绩单|新疆塔城:乌苏农业的沃野新篇

时间:2025-07-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马思源

“夏天淡季用工四十多人,旺季有一百多人,主要生产马肉、马肠、牛肉干……”新疆塔牧骏农牧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尚坤指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说道。不远处,乌苏市西穆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的圈舍里,“牛司令”马小龙正在准备今天的饲料。如今,牧民和企业签了合同,草场流转出去能收钱,代养牲畜又挣一份工钱;种地用上了新法子,小麦地里套种玉米,一季能收两茬。乌苏农业的模样,就在这烟火气里,悄然蜕变。

生产车间。马思源摄

得益于乌苏市精准有力的惠农政策,这种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正结出累累硕果。乌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四级主办孟峰介绍,乌苏市针对牛羊、家禽、生猪及特色养殖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重点打造千头牛养殖基地,探索湖羊两年三胎高效养殖模式等。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增速达10%。

养殖圈舍。马思源摄

“依托乌苏独特的气候和纯净的水资源,我们在寻找西红柿最本真的味道。”在乌苏市西大沟镇的西红柿试验田里,新疆凤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茯添道出了对有机农业的执着,“我们选择开垦荒地作为试验基地,培育优质西红柿种子,坚持使用牛粪等天然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坚决摒弃化肥、地膜和除草剂。”

目前,该公司产品在线上平台总计售卖超200万单,杨茯添正乘势扩大规模:在乌苏市承包1200亩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其中150余亩已种植有机西红柿;同时投资380万元,在乌苏市八十四户乡新建一座西红柿丁灌装加工厂,计划于8月5日投产,让更多人品尝到有机西红柿的美味。

有机西红柿试验田。马思源摄

行走在乌苏的田间地头,传统农耕方式正经历着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推广小麦灌浆期套种玉米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小麦不减产、增收一茬玉米’,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益。”乌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和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建业表示。

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粮棉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乌苏市依靠科技驱动和示范基地引领,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创建百千万高产示范田,良田良法协同发力,单产攻坚示范见效。

正播玉米。马思源摄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乌苏市明确了以棉花、玉米、番茄、小麦、辣椒为主导的产业定位,聚焦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企业5家,这些项目不仅直接带动就业500人以上,更为产业链延伸注入强劲动力。得益于此,乌苏市通过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并凭借“塔牧骏”肉类加工、“疆农家”有机鲜食玉米等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在各类展会和电商平台上拓展市场,不断提升乌苏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速其走向全国。

麦田中复播新苗茁壮成长,试验田里挂满累累硕果,远处传来阵阵牛哞马嘶……这些散落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星点,正被创新的农业模式、有力的惠农政策和科技的纽带紧密联结。从牧场到车间,从田埂到市场,乌苏农业这场深刻的变革,在作物抽穗拔节的生机与机器轰鸣的节奏中,铺展着乡村振兴的宽广大道。(马思源)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