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区构建“党建+银龄+志愿”新格局显实效

时间:2025-07-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黄芸芸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构建“党建引领+银龄发力+志愿同行”的工作格局,实现组织建设与作用发挥同频共振、政治优势与经验优势转化叠加、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有机统一。

强核心筑堡垒,党建领航筑平台。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银龄志愿服务”的根本保障,以党建为纽带整合涉老工作资源,构建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的服务体系。在党组织统筹下,建成“茶城银发专家工作室”“银邻党员之家”“新时代银发志愿者之家”“老年大学教学分点”“茶城银发法律服务调解室”“老干部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6类党建赋能平台,形成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服务矩阵。立足老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以党支部为单位分类组建志愿服务队,涵盖红色宣讲、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等12个领域。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及涉老组织建立特色团队,先后培育思茅区《茶城晚霞》编委会临时党支部、区政府小区银邻党员先锋队、倒生根社区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茶城时光印记讲解志愿服务团党小组。老干部党员们以平台为阵地,亮明党员身份、践行初心使命,累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彰显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银发担当。

固根基优保障,党建聚力建机制。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关键抓手,由区委老干部局牵头制定《思茅区老干部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试行)》,将党建要求融入积分管理全流程。机制明确志愿服务时长、难度系数与积分兑换的量化标准,细化“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双积分规则,规范信息登记、积分确认、物品兑换等环节,实现“服务有记录、奉献有回报”。同步建立党组织关怀机制,为志愿者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开展“最美银发志愿者”评选,目前已涌现省级典型1名、市级典型6名。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党组织的暖心举措既认可了大家的余热贡献,更让晚年生活充满价值感,这种“服务—回馈—激励”的良性循环,正是党建引领下银发志愿服务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办实事强服务,党建赋能重实效。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党建项目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精准落地。通过“党组织联建+志愿行动”“党建+网格化”等模式,组织老干部党员深度参与文明创建、矛盾调解、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在文明创建中,银发志愿者开展劝导760人次,整治卫生死角236处,在民生服务中,组织义诊、助老活动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在文化惠民中,送戏下乡12场,创作正能量文艺作品26件“党建红”带动“志愿红”。创新实施“党建+网格化”服务机制,试点“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响应模式,推行“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制度,推动20余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健康义诊等活动下沉基层,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聚焦“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群体,由党组织牵头组织“银龄护苗”“红色讲堂进养老院”等专项行动,通过红色教育、爱心助学、健康服务等载体,让党建引领的志愿服务暖流浸润社会末梢。(黄芸芸/文、冯盛雪/图、思茅区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