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可克达拉:税惠添彩助力特色养殖业增收

时间:2025-07-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佟晓宇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一场特色养殖业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第四师六十七团的循环水养鱼,到六十四团的“南虾北养”,再到六十三团的樱桃谷鸭养殖,税务部门以政策落实、精准服务、合规引导为抓手,助力特色养殖产业游出“加速度”。

政策春风暖,鲈鱼跃出致富路

在六十七团十四连,一排排直径8米的巨型养殖圆筒整齐排列,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新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正在彻底改变当地传统的水产养殖业态。与传统鱼塘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节水环保、密度高、病害少等显著优势,单位水体产量可达传统养殖的5-8倍,真正实现了“一方水养出一方鱼”的产业升级。

新疆疆祥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先行者。公司负责人张磊介绍:“我们去年投放的7万尾加州鲈鱼苗和3万尾黑鱼苗已经进入收获期,今天出塘的鲈鱼单条重达300克,主要供应高端餐饮和垂钓市场。”更令人振奋的是,公司计划在5月追加投放5万尾优质鲈鱼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为进一步助力特色水产养殖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可克达拉税务局专门成立了“特色农业服务专班”,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减免政策。企业将这笔资金全部投入循环水系统的智能化改造,不仅使鱼苗存活率提升至92%,还实现了水质监测、饵料投喂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

服务润无声,南美白对虾“安家”北疆

六十四团十连的虾塘里,一群群南美白对虾正在欢快地游动。这种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优质虾种,如今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安家落户”,每公斤市场售价可达60元,为当地职工开辟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养殖户牛改霞是团里有名的“养鱼能手”,有着20年的丰富养殖经验。今年,她大胆尝试“南虾北养”,在10亩虾塘投放了40万尾虾苗。“从水质监测到溶解氧控制,从酸碱度调节到定时投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照料。”牛改霞说,“虽然技术要求高,但收益也很可观,预计亩产可达400公斤,8月初就能上市。”

针对“南虾北养”这一创新模式,税务部门推出了全方位的服务举措。充分利用“可税云·智税服务中心”,为养殖户提供“远程帮办”服务,解决发票开具等涉税问题。税务部门还联合农业农村局定期举办“税惠+技术”专题培训,帮助合作社和养殖户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确保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合规筑根基,樱桃谷鸭产下“金蛋”

走进六十三团的樱桃谷鸭养殖基地,13.5万羽鸭子正在悠闲觅食。这种抗病性强、产蛋率高的鸭种,每羽周期可产蛋260余枚,蛋黄色泽达到罗氏12级标准。

新疆伊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重点引进的龙头企业。“我们的鸭蛋蛋清黏稠、没有腥味,很受市场欢迎。”负责人孙现墨介绍,目前基地已产蛋1万余枚,预计高峰期可达日产10万枚。

为保障特色养殖业健康发展,税务部门针对养殖业行业特点,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动态分析,帮助企业规范生物资产核算,让企业经营更规范、发展更稳健。

从鲈鱼圆筒到对虾塘口,税务部门以精准服务为特色养殖业保驾护航。2025年以来,当地养殖企业累计享受税费优惠超16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个,为特色养殖业发展注入“税动力”。(佟晓宇)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