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规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后,木垒县林业和草原局迅速行动,用多种举措为古树撑起“保护伞”。
近日,木垒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古树名木普查。他们深入各乡镇,详细记录每棵古树的树龄、品种和生长情况,还用地理信息系统给古树精准定位,建起了“绿色账本”。
木垒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丛符强说:“这是我们第9次进行古树普查工作,我们要确保每一棵古树都能在这个‘绿色账本’里找到准确的记录,这不仅是对古树资源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木垒县已经完成1097棵古树的建档,其中20株是三百年以下的三级保护古树,1077株是三百年到五百年的二级保护古树。为了让更多人参与保护,木垒县还发起了古树认领活动。
木垒县西吉尔镇林业负责人许有海说:“认领一棵古树,就像是认养了一位历经岁月的‘老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保护古树的责任与意义。”
与此同时,县林业和草原局还通过讲座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古树保护知识和法规,不少村民都成了义务“护树员”。
木垒县西吉尔镇西吉尔村村民陈南彤说:“培训里讲的那些病虫害识别方法,我都记下来了,以后在山上干活看到古树,就能多留意,能为保护古树出点力,我心里也挺自豪的。”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四个月来,木垒县未发生毁林事件,古树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原本呈现生长衰弱迹象的6棵古树,在经过精心养护后,已重新焕发生机。
木垒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张晓岗说:“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同时,进一步拓展社会参与渠道,让这些古老的树木在木垒大地上继续茁壮成长,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生态文明的亮丽名片。”
如今,木垒的古树保护已经步入规范化轨道,这些“活化石”正在各族群众的守护下,继续见证岁月流转。(王昆仑)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