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提升党员干部能力,不仅是一项战略任务,更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必须从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创新思维、群众联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
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党员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政策法规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系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以及政治执行力。同时,要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历代先人治国理政的智慧。
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工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经历锻炼和考验。通过参与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应急处突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同时,要注重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深入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掌握社情民意,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战略眼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方法。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用创新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要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大胆创新、宽容失败,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服务本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注重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
总之,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创新思维和群众联系等方面的工作。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何雅荣、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