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设施农业作物耐盐防病微生物菌剂应用技术培训”在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温室种植基地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指导,墨玉县科协及县农技推广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新疆农业技术专家包慧芳、高雁、李丽联袂授课,吸引了100余名温室种植户积极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培训以“理论讲解+现场示范+互动体验”的形式展开。包慧芳老师首先从菌剂的基本概念、作用机理及在温室作物中的应用价值切入,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菌剂对作物抗病、增产的显著效果,种植户纷纷表示“打开了新思路”。李丽老师在温室中现场演示了土壤处理、叶面喷施、灌根等菌剂施用方法,并强调操作要点:“稀释比例要精准,喷施时间需避开高温时段,灌根后要及时覆土保湿……”种植户们围在示范区旁,仔细观摩并记录关键步骤。
种植户布海迪且说道:“专家讲得清楚,示范也看得懂,明年我要在番茄地里试试菌剂!”
现场还设置了答疑时间,专家们针对种植户提出的“菌剂与化肥能否混用”“不同作物适用哪种菌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本次培训得到了墨玉县科协及县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提前指派技术人员协助现场翻译与协调,新疆微生物学会作为项目合作支持机构,同步开展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2025年“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夏”活动,为墨玉县温室种植户送科技送知识。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李丽说:“耐盐防病微生物菌剂的推广应用,对阿依玛克村设施农业的土地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将大幅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将稳步增加。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微生物菌剂推广应用到整个阿依玛克村,以提高土地品质、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
此次培训不仅为阿依玛克村温室种植户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更激发了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热情。未来,阿依玛克村将持续深化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学种植技术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乌卜力阿西木•麦合木提)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