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玉杰村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打造“善美山水•吉祥玉杰”特色党建品牌,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24年,玉杰村人均年纯收入达2.44万元,见证着这里党建红与生态绿、群众富交相辉映的蓬勃生机。
“党建+生态”,守护绿水青山
玉杰村背靠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而珍贵,村党总支书记鲁茸取品深知,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好村民的金山银山。
“守住这片青山,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金碗银碗。”鲁茸取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玉杰村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开启了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攻坚战:退牧还草3721亩,退耕还林456.3亩,1.2万余棵云杉、冷杉扎根荒坡;新能源代替工程稳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如火如荼,林长制、河长制责任到人。自2021年以来,7次清河行动、12000余棵义务植树,让这片土地焕发勃勃生机,如今90%的森林覆盖率,更让玉杰村成为镶嵌在雪山脚下的“绿宝石”。
走进玉杰村,处处可见人居环境整治的丰硕成果。村“两委”干部带头,22名保洁员、新时代乡村振兴治理员全员上阵,重点区域清扫成为日常。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全面铺开,12个垃圾集中池、8个分类池和39座污水治理站,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率100%。3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投入,36项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落地,曾经的泥泞小路变身石板步道,闲置角落改造成微景观。“现在游客都说,咱村比有些景区还干净!”鲁茸取品望着整洁的村道,脸上满是自豪。
“党建+治理”,共建和谐家园
田间地头,少数民族感恩宣讲队用带着酥油香的乡音,将党的方针政策娓娓道来;火塘边,老党员讲述着新旧社会对比、国家惠农富农政策等带来的红利;法治课堂上,法律明白人用邻里纠纷案例解读《宪法》《民法典》……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如春风化雨,凝聚起全村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玉杰村积极推进“支部建在小组上、工作落在支部上”,8个村民小组实现支部书记、小组长“一肩挑”,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联系农户、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新时代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成为群众贴心人,矛盾排查、饮水安全、灾害预警等工作细致入微,由自己人服务、让自己人管理,打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就像酥油桶的箍,紧了才能不漏油。”在火塘议事会上,鲁茸取品将村规民约发到村民手中。这份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法治的规约,不仅规范着日常行为,还将“锅庄舞传承”“生态保护”等特色内容写进条款。每月的文明户积分评比更是热闹非凡,“尼玛奖、达瓦奖、格玛奖”花落各家,庭院整洁、助人为乐、家风优良的村民获得表彰奖励,文明新风在村寨蔚然成风。
“党建+农文旅”,促进农民增收
曾经,靠天吃饭的农牧业让村民收入微薄。如今,玉杰村以党建为引领,深挖本地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致富路。成立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万元土地入股县旅游开发投资公司,引入松赞、丽世等知名企业发展高端民宿,3家民宿、4家农家乐相继开业,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依托中国旅游集团帮扶,编制《玉杰村乡村振兴旅游策划方案》,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徒步探险、观鸟摄影等功能于一体的“野奢型”旅游产业体系吸引着八方游客。2024年,6400人次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带来32万元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年均收入达2.6万元,122户786名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7万元。
鲁茸取品常说,旅游不是少数人的盛宴,是全村人的烟火。在松赞酒店工作的三拉木深有感触,“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除了旅游,玉杰村还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藏药材、青稞、藜麦等高原农产品畅销市场。曾经的小山村,如今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玉杰村的蝶变,正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从雪山脚下的生态守护,到火塘边的基层治理,再到文旅融合的富民实践,当党的政策红利化作村民脸上的笑容,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华丽转身,更是党建引领聚合力、赋能发展谱新篇的磅礴伟力。(和丽瑶、泽仁拉姆、戴严、迪庆州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