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抓党建的职能部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抓手不多,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没有为全县机关单位拿出可学习、可复制的蓝本……”。2024年11月,迪庆州委提级巡察问题反馈后,维西县委组织部党支部以问题为撬杆、结果为导向,形成“党员短板弱项、软弱涣散党组织、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党支部平台搭建、联建共建、服务覆盖就跟进到哪里”的党支部建设理念,构建党支部“1+1>2”联学联建联促模式,进一步发挥模范机关示范带动效应,逐步为全县党支部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蓝本”。
“党员的短板弱项在哪里,党支部的平台就搭建到哪里”。针对党员理论学习不经常、不深入的短板,搭建党员“要我学+我要学”的学习平台,建立党员每周集中学习1小时机制,潜移默化中,周五集中学习1小时已成为党员无需提醒的自觉;开展每月1至2名党员上台讲理论、授业务、谈体会的组工讲堂,进一步推动学习走深走实。针对党员管理缺抓手、缺载体的短板,搭建党员“积分+激励”的管理平台,调整优化了3个方面15条简洁明了的党员积分评定细则,并将积分评定运用到平时考核和年度考评中,2名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形成评定易操作、党员同参与、积分促激励的良好氛围。针对党员党内活动主人翁意识不强烈、能力锻炼缺舞台的短板。搭建“支委+骨干党员+年轻党员”的实践平台,通过每月支部活动支部委员定向把控、骨干党员示范引领、年轻党员创新实践的“传帮带”闭环机制,党员的谋划力、统筹力、执行力、服务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着力形成党员教育管理“1+1>2”的赋能提质效应。
“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哪里,党支部的联建就延伸到哪里”。针对软弱涣散或后进党支部弱项,充分发挥组工干部熟悉党建业务、掌握党支部建设第一手信息的优势,主动靠前,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带头建立并实施差异化联建共建机制。年初制定党支部联建共建计划,每月选取1个不同领域的软弱涣散或后进党支部,围绕“党内活动共过、资源信息共享、难题堵点共研”三项任务,以标准化流程输出经验,形成其他党支部可复制、可沿用的党内基本制度落实和党内基本活动开展“示范模板”;以优势互补拓宽主题党日“X”内涵,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根源问题分析堵塞漏洞,与联建党支部共同分析评定为软弱涣散或后进党支部的根源所在,在联建及后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内容或优化方式。问题反馈以来,按计划开展联建活动5次,在言传身教中帮助联建党支部从严规范党内活动,强化党支部建设,推动整顿提升和后进转化,充分发挥模范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党支部建设“1+1>2”的联建共促效应。
“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党支部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把锻造过硬党支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主业攻坚+主动融入”的服务体系。在主业攻坚中,立足职能职责,紧盯乡村群众发展缺技能的需求,探索推进“云上维西”数字经济人才项目,首批28名乡土人才接受提升培训并取得技能证书;紧盯老干部活动缺场地的诉求,积极整合资源,推进老干部活动中心改造……一系列攻坚任务的推进,让政治机关的服务效能更具力量。在主动融入中,聚焦民生实事,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单位领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问题反馈以来,完成群众点单、支部派单事项34件。其中,在接到挂钩的嘎嘎塘村党总支派单后,26名党员先锋服务队员立即化身为“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困境学生、留守儿童形成“一对一”帮带对子,通过周末集中活动有陪伴、不定期沟通交流有互动等,将关爱具象化、常态化,形成服务群众“1+1>2”的用心暖心效应。(维组轩、维西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