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新华乡:以作风建设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郑文青

清晨,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新华乡,万亩桃李果园里已是人影穿梭。上柏村果农白晓波捧着粉嘟嘟的桃李笑得合不拢嘴:“干部们钻果园、跑销路,连贷款都帮办到田头,咱这‘幸福果’可是实打实甜到心里咯!”从零星试种到综合产值突破千万元,从“文山会海”到田间办公,这是新华乡锲而不舍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以过硬作风深耕特色产业沃土,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真实写照。

转作风优服务解民忧困

该乡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转变破解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把作风建设成果真正转化为全乡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果树之下倾听民声。目前,累计协调解决桃李种植、销售等产业难题60余个,让困扰产业发展的“硬骨头”在务实行动中迎刃而解。推行“文不过夜、事不过周”高效公文办理模式成为硬标准,“文山会海”得到大幅精简。干部们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和对接市场,推动惠农政策精准落地等更富实效的工作中。创新推出“桃李贷”1183万元金融产品助力果农致富增收。配套实施的“清单式”工作法,将阶段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人、限定时间表,年初以来,精简发布的23期任务清单,成为驱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的“指挥棒”。作风的切实转变,让干部真正成为服务产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和“实干家”。

清风促融合三产结富果

清风劲吹处,产业活水来。新华乡探索“政府引导+党员示范+合作社带动”模式,制定《桃李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落实“四包责任制”。十年耕耘终成势,全乡范围内实现10万株种苗免费发放,888户果农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抱团发展,凝聚起强大的产业合力;2025年全乡桃李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挂果2000亩,预计产量4500吨,综合产值将突破5800万元。依托20余家桃李采摘园,一条集“赏美景、采鲜果、品乡韵”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已经形成。在经济效益方面,2024年10亩以上种植大户年增收超12万元,183户脱贫户通过桃李产业人均增收达4000元以上。站在观景台远眺,光伏板蓝光粼粼,生猪养殖棚整齐排列,万亩桃李园碧浪翻涌,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生动诠释着作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清风润沃土扬帆振兴路

清风徐来,硕果盈枝。该乡始终将清风正气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健全完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常态化考核机制,将产业发展实绩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项目招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全程公开透明,坚决杜绝“微腐败”侵蚀产业红利。在浪巴铺土林3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下,新华乡“农文康旅”融合示范带加速成型。连续7届举办桃李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农文康旅”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该乡2018至2024年连续七年荣获县级考核“优秀”等次。从“文山会海”到田间办公的作风之变,在清风正气的引领下,新华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新华乡的生动实践,正是元谋县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缩影。近年来,元谋县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管党治党、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持续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培树实干担当新风,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郑文青、新华乡人民政府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