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巡回法庭走进牧区解民忧

时间:2025-07-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叶・叶尔登比力克 海沙尔

近日,精河县人民法院大河沿子法庭的工作人员带着国徽与法槌,穿越戈壁,将法庭“搬”到了牧民身边,让牧民们真切触摸到司法的温度。

清晨,大河沿子法庭的车辆载着审判设备,驶向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哈尔萨哈勒村的夏草场,此次要审理的是一起牧民间的劳务合同纠纷:被告巴某雇佣原告吐某放羊,却因合同履行问题产生矛盾,多次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

“牧区地广人稀,牧民们忙着放牧,往返法庭一趟不容易。”大河沿子人民法庭的努尔买买提•依米提说。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法庭当即决定开展巡回审判。抵达夏草场后,工作人员迅速在开阔处搭建起简易审判点:鲜艳的国徽悬挂在临时支架上,几张折叠桌椅整齐摆放,庄严感在草原上油然而生。

庭审中,法官与原被告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原来,巴某因季节转场未能按约定支付劳务报酬,吐某则担心报酬落空而中止工作。“大家都是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有话好好说。”法官结合当地风俗习惯释法明理,从合同义务讲到诚信原则,渐渐解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巴某当场支付了拖欠的报酬,两人握手言和。

“我们忙着看羊走不开,法院的工作人员特意跑这么远来解决问题,还教我们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巴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庭审结束后,法官们没有立刻返程,而是借着牧民聚集的机会,讲解劳务合同、财产保险等实用法律知识。“羊倌和雇主常因意外纠纷闹矛盾,要是提前买了保险,很多麻烦都能避免。”努尔买买提•依米提的话,让围坐的牧民们频频点头。‘

近年来,精河县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惠民的重要抓手,针对农牧区特点推出“移动办案”模式。法官们带着国徽进草原、入毡房,把庭审现场变成普法课堂。2025年已开展巡回审判20余场次,调解纠纷50余起,普法覆盖300余人次,让农牧区的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正义”。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化‘枫桥经验’,让法律巴扎常态化,把司法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精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寿江表示,通过从“被动收案”到“主动治理”的转变,让法治阳光照亮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为基层治理筑牢司法防线。(叶・叶尔登比力克、海沙尔)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