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

时间:2025-07-0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姜定平

党员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因素。建强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持续完善相关激励和惩戒机制,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以组织作为促进干部作为。

聚焦凝心铸魂,激发担当动力。现实中,少数干部不敢担当、不善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要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将政治训练、政治历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推动干部从政治上看问题、悟道理、干工作。要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制度,引导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创新理论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桥”和“船”,提升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要教育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推动形成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

突出干事创业,提升担当能力。有的干部“心中一团火”,但“脑子一团糟”,没有真本事,从而力不从心、不敢担当。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要紧贴中心工作,持续强化专业训练,针对工作站位不高、业务钻研不透、细节把握不准等问题,突出“抓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完善分类培训、多元培训等制度体系,补齐能力短板,蓄足干事底气,在对标对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独当一面的“内行人”。中心工作、大战大考从来都是提升干部能力担当的磨刀石,要把更多干部放到改革前沿、吃劲岗位、基层一线磨炼,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等实践锻炼,让干部多经历一些急事大事难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锤炼出干事创业的宽肩膀、硬脊梁、真本领。要绘制干部现状与需求图谱,用当其时、用其所长,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赛场选人、战场点将”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主动顶破自身设定的“天花板”,敢于“大胆闯、大胆试、主动干”,推动干部在火热实践中担当干事、善作善成硬本领。

鲜明实绩导向,增强担当定力。选对人、用好人是对干部担当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要树起实干有位“风向标”,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健全完善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干部选用机制,优先选拔工作走在前列、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干部,大力重用善谋发展、敢于担当、扎根基层、实绩突出、苦干实干的干部,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把干了多少事、干成什么事、党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采取调整、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处理,以组织“动真”推动干部“真动”。要持续优化考核机制,通过完善一线考核、巡回蹲点考核、关键节点考核、无任用考核等方式,聚焦重点工作,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分类设定考核指标,确保考事有差别、考人有对比,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彰显组织温度,释放担当活力。开展领导干部家访活动,进一步拉近组织“大家庭”与干部职工“小家庭”的距离,向干部及家属传导组织温度,推动组织关怀与党内激励帮扶有效结合,增强党员干部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健全干部担当作为保护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区分开来,划定“可容”与“不容”的界限,帮助干部卸下“心理负担”,激励干部大胆试、放心闯、专心干。建立澄清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影响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第一时间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生活状况等,帮助解开心结,传递组织温暖、鼓励。同时,对诬告陷害者零容忍,及时刹住攀告诬告之风,保护党员干部的名誉和权益,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科学制定晋升方案,打破“到点就升、平均主义”的既有格局,及时为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晋升职级,进一步彰显“担当者得红利”的导向,形成“择优晋升、梯队分明”的良好氛围。(姜定平、寻甸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