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日出初光先照,一边是太阳最晚落山的地方。在新疆麦盖提,见证了那些拼搏的瞬间,总有一种记录下来的冲动。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N39°沙漠景区游人如织,驼铃与欢笑声交织,百万亩防风固沙林构筑起绿色屏障;在麦盖提县人民医院,患者将锦旗送到日照援疆医生手中,感谢他们一次次抢救了亲人生命;在崭新的麦盖提县第五中学校园,一场场国学活动成为纽带,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刀郎文旅特色小镇“刀郎画乡”,民间艺人正坐在地毯上敲打着手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活力……
从蔚蓝海岸到大漠边疆,山海情相依。2023年5月以来,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在鲁疆两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精准把握援疆政治属性,忠诚履行援疆政治使命,同麦盖提县委、县政府密切配合,聚焦麦盖提所需,积极发挥日照优势,在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精耕细作,交出了一份饱含深情与硕果的援疆答卷。
产业赋能 点燃经济发展引擎
6月末,记者们驱车穿行于麦盖提县央塔克乡,道路两侧绵延数十公里的枣树整齐排列、郁郁葱葱。
“过去种植全凭经验,遇到病虫害就盲目打药,现在有了援疆专家的指导,我们熟练掌握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产量大幅提升……”央塔克乡哈曼阔依地村红枣种植户吾拉依木•吐尔洪兴奋地说。
中国红枣看新疆,新疆红枣看麦盖提。作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红枣之都,如何让这里的红枣产业释放出更大的甜蜜能量?
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聚焦科技创新赋能,实施红枣产业科技创新“星链”示范工程,整合国家枣南疆综合试验站等平台优势,成立“鲁疆红枣”融合创新团队,组织申报实施课题20余项,以科技创新推动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先后助推“麦盖提灰枣”被认证为“中国气候好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入选2023年“品味新疆”特色农业好产品品牌目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始终致力于巩固基础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现代产业。
作为麦盖提县的重要产业,棉纺织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带动经济增长,更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专门投入资金实施园区工业强基工程和就业创业服务,改造提升园区供排水等技术设施、扩建厂房;持续推进沙漠文旅产业,新建N39°沙漠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助力举办“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桃花节”“红枣节”“电商直播节”节庆赛事活动,“沙漠游”成为麦盖提县新名片;“东虾西移”产业成功推进,连续支持澳洲淡水龙虾技术推广,探索立体养殖模式,试养海鲈鱼大获成功……
产业援疆持续为麦盖提注入发展动能,消费援疆也正以蓬勃之势开新局。推进消费援疆,关键在于打通供销两端,从需求侧、供给侧共同发力:
——在麦盖提县,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积极助力麦盖提特色产业,强化质量管理,在种植、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供给货真价实的“新疆货”。他们与供销社和喀什地区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大仓东移”渠道和出疆运费补贴政策,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减少特产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在日照,积极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开设新疆农特产品店5家,开展新疆特色农产品“六进”活动,助力农产品销售8000余吨。便捷、畅通、高效、稳定的产销流通渠道既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带动了乡村振兴。
如今,一个个好项目在麦盖提落地生根,一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麦盖提,这座边疆县城的经济发展正澎湃起强劲动力,日照对口援疆,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产业发展篇章。
民生为本 擦亮幸福生活底色
“突发意识不清,一侧肢体瘫痪一小时!”5月12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展开。来自日照市中医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杨建军联合由支援医生、麦盖提县本地医生组成的精锐医疗团队,运用神经内镜技术,历时5小时为一名出血量高达130毫升的危重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从麦盖提县到喀什市区170多公里,开车需要2个多小时,如果不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一些急难险重患者很难得到及时医治。麦盖提县就医难的问题,就这样第一时间进入了援疆干部人才的视野。
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深入实施健康麦盖提建设和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管理+技术”立体式组团医疗援疆,通过加强心内、神经内、中医康复、病理等重点学科建设,开展近60项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填补多项医疗领域空白;实施免费孕检2193对、医疗救助12094人次、“喀什光明行”复明手术402例;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县中医医院发展,让中医文化瑰宝惠及南疆群众。不仅如此,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还持续推动医疗援疆资源向基层延伸拓展,重点支持的央塔克乡中心卫生院,已具备一二级手术能力。
医疗援疆为麦盖提县人民筑起生命健康防线,教育则以知识为火种,照亮麦盖提学子的成长之路,为这片土地建设发展培育更多新生力量。
当地学校负责人和老师们告诉记者,广大援疆教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通过“名师工作室”等举措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学团队。
入疆以来,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先后改造提升各类学校15所,启用麦盖提县日照高级中学;推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23所学校与麦盖提对口学校结对共建,实现了幼儿园到高中学段全覆盖;积极建设援疆教育发展中心,建立12个名师工作室,探索常规教研、主题教研、课题研究“三研模式”,构建“学校发展”“教师研修”“师生成长”“家校合作”四个共同体,实现了教学条件提升、教育资源联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矩阵式教育援疆格局。
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范玉堂认为,唯有让理念与技术真正扎根边疆,才能激活当地的内生动力,让援疆成果从“物理叠加”升维为“化学反应”。
如今行走在麦盖提县,道路硬化、水电通达、网络覆盖,每一项建设都在夯实着乡村振兴的根基。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聚焦“绿、净、美、亮”目标,实施央塔克乡、库木库萨尔乡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和3个社区提升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改造“一抓双促”示范点5个、“石榴籽”服务站5个,持续完善基层组织阵地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一个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如璀璨明珠般点缀在麦盖提的大地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更加和美,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文化铸魂 铸牢精神家园根基
在麦盖提县第四中学艺术教室的墙面上,一幅别出心裁的《万里江山图》正静静诉说着文化交融的动人故事——巍峨长城蜿蜒、连绵山脉起伏,画中每一处景致,皆由麦盖提县的红枣、棉花、瓜子、花生等特色物产精心拼就。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凝聚着日照援疆教师纪祥丽、李凤英的匠心巧思,更承载着48位同学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礼赞,是文化润疆、民族团结的鲜活注脚。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交往交融,也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先后组织麦盖提9个系统到山东开展“爱在山东•融情日照”齐鲁行活动,20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内地参观学习,并到北京参加升旗仪式;先后组织136名青少年、21个家庭到山东参加新疆“石榴籽”山东过大年、足球训练营和巾帼援疆行动等活动,使日照与麦盖提的交流交往交融共建深入开展。
一系列举措,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麦盖提县落地生根,让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先后打造提升10处自治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处“五进”县级示范点;同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进片区、景区,开展国学教育等活动,增进麦盖提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先后组建8支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中医养生、心理培训等服务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风校园”建设。该活动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构建起独特的梯度育人体系,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麦盖提孩子们心灵深处,为中华民族的未来铸牢精神根基。与此同时,文艺互鉴活动则让“刀郎文化”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既展示了麦盖提县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捧着一颗心来,留下满疆春色。”以援疆为纽带,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好画面,正在日照与麦盖提的每一个角落里呈现,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每一天都在更新。
日照援疆,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深情奔赴。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在民生改善的一线,在文化润疆的阵地,日照援疆干部人才们用汗水和智慧,诠释着援疆的使命与担当。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王法强介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日照援疆将始终聚焦重点工作,进一步‘聚焦、调优、提质’,在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文化铸魂等方面持续发力。”
江河奔涌,见证初心;大道至简,行则必达。第十一批援疆队伍在2025年的赶考之年,正以无畏担当直面项目建成达效、“十四五”全面考核、国家项目审计等多重考验,用实干作答时代命题。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紧扣“质效提升年”要求,将每一份心血化为项目的坚实根基,将每一次考核视为进步的阶梯,让国家审计的严谨成为前行的坐标。他们深知,援疆之路非独行,而是与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共绘的同心圆!
未来,日照援疆工作指挥部将继续以忠诚为墨、以奉献为纸,让发展的硕果惠及千家万户,让团结的纽带愈发坚韧,让这片土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赵庆江、卜祥兵、陈占军、蒋月阳、张磊)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