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基层组织“防护网”

时间:2025-07-0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允榕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晰权力“边界”,立好作风“标杆”,共同织牢基层组织“防护网”。

思想松一寸,行动就会散一尺。分析近年来的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思想上的偏差容易让人轻视廉洁履职范畴转而将其混淆为人际魅力。一顿饭、一杯酒,觥筹交错之间,“舌尖上的腐败”悄然滋生,通过“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潜规则,推杯换盏间的“情感投资”实质是精心设计的利益围猎,最终会演变为系统性腐败的导火索。这种不良风气的危害不容小觑,对农村基层干部而言,从放松思想警惕到逐渐消解进取精神,工作方向不知不觉会在腐败里“迷途”,慢慢转化为不作为、乱作为,在干群之间筑起“围墙”,让党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受阻。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需拉紧思想“红线”,经常性开展纪律教育和法治培训,强化警示教育,在思想上“育廉”,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乡村振兴的基础才能更加坚实。在《规定》中,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清晰且明确的界定了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边界,包括“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监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村级组织选举”等事项,致力于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廉洁履行职责,积极作为、压实责任,确保规范用权、服务实效,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校准责权的“坐标”,问责追究不是终点,而是推动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用权、积极履职,提升基层组织治理效能和服务发展的起点,要收紧反腐制度笼子,形成“肩上有担子、心中有敬畏、脚下有动力”的硬担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织密廉洁履职纪律防线,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久见效,避免“雨过地皮湿”。廉洁要求贯穿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各级党组织要立足本区域发展实际,通过开发特色廉政教育课程、开展群众性廉洁文化活动、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等,将清正廉洁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内容,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廉洁建设长效化实效。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正心明德、清廉自守,做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树清正廉洁风向标,要在履行职责权力运行中公私分明、价值取向上崇廉拒腐、生活作风上尚俭戒奢、服务群众时甘于奉献,守住底线明确禁止行为,对标高线落实履职要求,以廉立身,以行践廉。廉洁如根,履职如叶,根深方能叶茂,把准履职“刻度”共同谱写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的廉洁本色。(张允榕、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